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50915/4696949.html
霍泉,位于广胜寺山脚下,是我国名泉之一。一千五百年前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将“霍泉”载入了《水经注》中。千百年来,霍泉汩汩的水声,清清的激流——人们将它称之为广胜寺一“宝”,当之无愧。这里的神话传说更为有趣。
传说,广胜寺的山底压着一条蛟龙。这条龙是霍山神将其降服的。霍山神原是一只大鹏鸟。很古很古的时候,霍山一带是一片海洋,大鹏鸟就栖息在这里,繁衍生息。后来,这里发生了地变,海水慢慢退了下去。尽管大鹏鸟每天辛勤的翱翔在逐渐消失的海滩上寻觅食物,但海水退了,鱼鳖虾蟹越来越少,大鹏鸟的子孙受到了严重威胁。一天,大鹏展翅去远方寻找食物,可当它回来时,这里的海底已不见了,海滩上喷出了炽热的岩浆,烧死了它的鸟子鸟孙。这里很快变成了高高凸起的石头山。大鹏看到自己的家乡、子孙遭到如此毁灭,不禁忧伤。它太懂得水的珍贵了——这里没了水,连他自己的性命也难保全。它忍着巨大的悲痛,从石头山一周飞来飞去想找能使自己活命的“水”。
当它飞到大石头南面的稍低处时,忽然发现一条气喘吁吁的青龙,被巨大的山脉压住。这条青龙,头朝西,尾巴向东面老远老远的水边。由于火山的爆发,龙被烤炙的疼痛难忍。但为了生存,青龙蠕动着全身,拼命向东海挣脱。因为龙尾巴已探进海水,所以它浑身还是水淋淋的,龙嘴里不停地吐出些水花。大鹏飞来看到此情景时,很高兴,于是它在空中叫喊起来:“老龙,别走了,你走,我也会渴死的!”
龙说:“非是我不愿在此生活,这里实在热得够呛,再说龙怎么能离开水?”
“老龙,你我一向是老朋友了,我劝你还是留在这里与俺同呼吸共命运吧!”
龙不听大鹏的劝告,继续蠕动着身子。大鹏心里非常着慌,于是它从别处搬了一块大石头,压在了老龙身上。从此,这条龙再也不能蠕动了。但这条龙并没有死,它凭着尾巴进入东海的唯一条件,艰难的活着,有时还将肚里多余的水吐出几滴,滋润着大石山前面的不少生灵,大鹏也靠着老龙吐出的几滴水,继续生存,生儿育女。但光靠龙吐得水仍不足大鹏成群结队的子孙饮用,每逢雨季到来,一队一伙的大鸟总是借天雨补饮水的不足——它们跃飞于狂风暴雨之中,盘旋在大石山周围……这种有节律的雨中出现的生禽,人们称其为“雨鸟”。并把生养雨鸟的石头山,叫“雨鸟山”。后来,造字的人根据其意,创造了“霍”字,就改雨鸟山为“霍山”了。又不知过了多少年——
霍山南麓建起了一佛寺,寺院一周,翠柏环绕,瑞气升腾。据说山上埋了个“聚宝盆”。一天,大鸟群来山下青龙口处喝水,听说山上扭扭柏下埋着宝贝,纷纷飞去看个究竟。一只雏鸟性急,用爪子在山上抓挠起来。它没有抓到什么宝贝,却刨出一只破盆子来。好奇的雏鸟很有心计,它想,不如我将破盆衔到老龙嘴边,接一盆水,这样就方便多了——啥时候来了都能喝上。于是,它就将两片硬骨头嘴紧紧地咬住盆沿,跃向空中,朝龙口飞去。当飞翔至龙口上方时,雏鸟心情过分激动,忘记了口里衔着东西,竟叫起来老龙。谁知,它刚一张口,破盆将掉下去,恰巧落在龙口滴水处。盆子摔成了好几片——
“哗——”“哗……”!突然,龙嘴里泛出了一股突突的流水。接着,四周的地缝里也都往出冒水。一霎那,股股清水,汇成了一汪水潭,向远方流去。
据说,大鹏鸟叼的正是广胜寺山里的聚宝盆。这个聚宝盆只要盛上一样东西,就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无穷威力。所以龙嘴里的水也就永远吐不完了。就是龙口周围的石缝里,也是无休止的往外吐呀吐——虽然比龙嘴处小点。——这是聚宝盆在那里的缘故。现在,霍泉源头有四、五股主泉和无数个小泉眼——主泉眼处正是盆子的最大碎片。
这就是传说中的霍泉的来源。
投稿丨商务
您身边的信息专家!!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ozhouizx.com/hzsshj/12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