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酒渣鼻医院 http://pf.39.net/bdfyy/jdsb/210310/8733703.html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霍州老乡俱乐部”,再点击“ 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是优化校内教育,解决部分学生放学早、接送难、无人管等困难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兴趣、促进个性发展、提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各地各校、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服务意识和自觉行动,坚持“五育并举”,高度重视并做实做细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积极构建课内外相结合的良好育人生态,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属地管理。按照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充分发挥对辖区内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指导作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担负起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管理职责和监督职责,同时加强与发改、财政、公安、人社、应急管理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推进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管理工作。
2.坚持事项公开。开展课后服务的学校要公开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安全措施等,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
3.坚持自愿选择。中小学生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严禁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不得因此增加学生课业负担。
4.坚持公益为主。开展课后服务坚持公益导向,不得营利,原则上由政府财政负担。
5.坚持创新服务。课后服务要遵循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要坚持立德树人,多方面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工作安排
1.服务范围。课后服务的范围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在读学生。重点解决城镇学校学生放学与家长下班时间不一致问题,优先保障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和中低年级学生等亟需服务的群体。
2.服务时间。课后服务一般从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开始,结束时间原则上冬季不晚于18:00,夏季不晚于18:30。具体服务时间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规定,不同季节可适当区别。
3.组织方式。学生家长依照学校相关规定自愿提出申请,经学校审核后统筹安排,统一组织。具体安排由学校负责,学校要充分利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工作,也可与当地(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社区活动中心等机构开展合作,联合提供服务。原则上课后服务以一学期为相对固定期。
4.服务内容。课后服务要因校制宜,量力而行。服务内容可以包括:(1)集中完成作业。安排学生在指定场所自主完成作业,进行学生作业个别答疑。(2)学生社团活动。安排学生参加各种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学校要立足本校实际和特色建设,开展覆盖面广、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各类社团活动。可依托体育、科技、文化艺术等部门,充分挖掘和重点组织体育训练、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传统工艺等各类社团或兴趣小组,为学生提供“菜单式”服务。(3)自主阅读交流。安排学生在阅览室等区域自主阅读或开展读书交流活动。(4)组织专题教育活动。学校统一安排专题教育等其他有益活动。活动安排要体现实践性、体验性、自主性。(5)其他根据学校特色开展的活动。
四、组织实施
1.制定方案,严密组织。我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精神,与当地发改、财政、人社等部门沟通后,制定本地实施方案,并于年12月15日前报市教育局基教科。
2.学校为主,强化合作。各中小学校要结合实际,主动承担课后服务工作,学校主要负责人是课后服务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课后服务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学校要制定本校实施办法,将开展课后服务的具体方式、服务内容、人员安排、容纳人数、社团活动菜单等信息及时告知学生及家长,方便学生家长自愿选择,提出申请。鼓励学校教师发挥爱好特长、跨学科指导学生。支持学校与社区活动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等开展合作,共同做好服务。动员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退休老教师、大学生、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志愿服务力量,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
3.成本分担,合理取酬。
各县(市、区)教育、发改、财政部门应根据学生人数、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劳务报酬和设施设备损耗、维修等成本,按照成本补偿和非营利原则,提出财政补贴标准。原则上课后服务经费由当地政府财政保障,将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足额予以安排。
临汾市本级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学校按每生每天1元标准纳入市本级年度财政预算。用于市本级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经费,列入市教育局经费。
各县(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课后服务经费,由各县(市、区)财政部门负担,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教职工在保证按质按量完成正常职责工作任务前提下,参与课后服务管理工作并取得相应的劳务报酬。教职工参与课后服务项目发放劳务报酬从课后服务经费中列支。对学校外聘的参与课后服务的社会专业人员,可由双方协议确定有关劳务报酬,所需经费可从收取的费用中列支。
家长是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重要责任方和重要参与方,与学校共同担负课后服务时段学生的监护责任,参与服务情况和项目支出的监督。
五、保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涉及部门多、涉及人员广,各县(市、区)政府要强化主导作用,成立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积极组织发改、财政、人社、公安、应急管理等各个部门,密切合作,统筹协调,开展好课后服务的各项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资金支持,不断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对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市政府将把开展课后服务作为对各县(市、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评的内容予以推进。
2.落实保障经费。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是第二批主题教育“三服务”重要内容,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文件精神,做好经费保障,切实解决好部分学生“放学早、接送难、无人管”的实际困难。
3.争取社会支持。充分依靠和发挥学校理事会、家长委员会的优势,参与课后服务管理并提供相关支持。结合社团服务,争取社会各方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和组织向学校捐赠社团专业器材、图书资料,提供经费和各类志愿者活动。
4.强化监督管理。各地各校要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强化对参与课后服务人员的品德和健康严格把关,加强监督检查,切实消除在场地、消防、活动等方面的安全隐患。中小学课后服务财政补贴必须专款专用,不得用于其他任何支出。学校不得以任何方式拒绝或推诿有困难学生参与课后服务,不得把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和补课,不得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
为这个好政策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