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业荨麻疹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6/8595950.html
南山文笔被村人称为文笔宝塔,它承载着世代王庄人对美好幸福的向往和期盼。多少年来有关文笔塔的传说被村人口口相传。为弘扬、传承优秀文化,我们整理编辑了这期资料。
你近距离看过文笔塔吗?今天我村卫矿华带你一起走近它,了解它。
文笔塔的传说故事你知道多少?我们今天为你讲述。
01
作者简介:
卫矿华,年出生于王庄村,党员,技校毕业后历任山西维尼纶厂车间段长,技术员,主任,经营部生产组长等职。
兴趣广泛,喜欢旅行,热爱文史,多年来对乡村历史、民俗文化、古代建筑文化等不断的考究,许多方面都有自已独到的见解。
霍州王庄文笔塔探轶
作者:卫矿华
年初的清明期间,因兴趣,我得空去村南南山之巅,想近距离观查王庄文笔塔,一睹真容,解通幽考究之缘。
我从家里出发,上后山-——坟子山,再向南过山脊小路约米,来到塔基山下,再攀登50米的山坡,就到了文笔塔下。
文笔塔居南山之巅,壁立千仞,视野开阔,相对汾河河谷高度为米,是方圆20公里内制高点。晴天时,目视南可看到许村汾河大桥,北可一览南关杏卜汾河大桥,鸟瞰南同蒲铁路、国道10余公里。
文笔塔呈正圆形,基础座落在青石盘上,用白灰制作,三合土夯实找平,周围寸草不生,约4米见方。塔底部直径约2.5米,顶部直径约1.6-1.8米,塔身高约12-15米,用0.3*0.6*1.2米左右规格的不规则黄色软沙石垒砌。沙石只做简单的切割和修整,错缝压茬,留10到20厘米之间的缝隙,顶部用砖收口铺平,上部还用砖砌成的购筑物,由于年代久远损毁,已不可辨。塔身不但没有用白灰、粘土、秫秸等勾填缝隙,还利用沙石的棱角刻意留下巴掌宽缝隙。塔内部可能是沙条石搭就的实心,像过年用块煤垒的火楼。文笔塔外形酷似一个倒扣的大水瓮。塔周遭无蜘蛛网、雀巢、鼠洞、兔窟等藏身,也无落叶、杂草、枯枝、浮尘等侵扰。简简单单、干干净净,平平常常、清清爽爽。我惊叹建筑构思之奇妙,塔身找遍,没有碑刻铭文,有些失落,想想古人怎么建造的?是什么用途?一时无解。
好在阳春三月,草长莺飞,风光宜人,一步一景。舒胸化郁,令人心旷神怡。阳光照射,塔体黄色,有雍容华贵的皇家气派;劲风疾缓,裂隙而出,似金戈铁马中弦翻鸣镝。临高瞰底,汾河水波光粼粼;移步眺远,铁路线蜿蜒绵绵。顿觉有意气风发之雄心,生治国平天下之壮志。男儿游侠江湖,英雄纵横四海。思绪行空,收获多多,觉不虚此次探行。
02
文笔塔的故事
相传在元末明初,王庄村为弥补风水提振文风,在村南高山之巅修建了一座宝塔,其塔形似一枝毛笔,笔尖朝天,村人称为文笔塔。
因事关村里风水文脉之大事,村人郑重其事,特将笔尖用黄铜打制,蓝天之下,阳光照耀,塔尖金光闪闪,蔚为壮观。
巍巍南山,景色优美,登临山顶,这里视野开阔,令人顿觉心旷神怡,极目远眺,自然美景,一览无余,远山、村庄、田野,汾河,象一幅美丽的图画尽收眼底。轻抚文笔宝塔,遥望波光粼粼的汾河流水。不禁惊叹古人的智慧,人们自然就能领悟到善良的先民,意欲让这枝大笔饱蘸汾水,来滋润、装点这片土地。千秋万代护祐王庄儿女。
然而谁都不会想到,此塔的建成,引发出的一个矛盾竟让王庄、石柜两村村人许多年争斗不休,烦恼不已。
相传,文笔塔建成后的第八年,汾河对岸的石曲渡(石柜原名石曲渡),来了一位自称来自京城的风水先生,村人闻知后,甚喜,求其指点村里的风水。
在村人引领下,先生看遍了村里的山水,但始终无有定论。只言:一村风水,关乎千秋,不明不能胡言乱语,吾当长住,以观究竟。
于是村里安顿先生住下,派专人好生款待。
转眼几个月过去,秋分过后的一天风水先生召见了村中几位主事之人告曰:风水之事今已察明?村人大喜追问:何如?先生笑曰:本村风水本无大缼,只是对面山上所建文笔塔,有碍村里风水。村人不解追问,它村文笔如何妨碍我村风水?先生答曰,村畔泮池乃你村风水之地,池水乃财气也。此塔笔尖在每年春分、秋风之日,日出之时笔尖影子就正好照在水池中央,池乃砚台,笔至则会蘸去池中之财气。如若不信,可待明年春分、秋分之日,日出之时亲自察看。村人顿觉言之有理,更感先生高明神奇。问及破解之法,先生答曰,只要在每年春分,秋分时设法把塔顶笔头去掉即可。
从那以后每年春分、秋分时搞掉塔顶笔尖,就成了石曲渡人刻意要完成的大事。而做为王庄人,保护自身的风水,当然也是毫不相让。以致两村每年因此发生冲突。年年岁岁,怨恨渐深。甚至到了两村人互不愿结亲的地步。也给两村人的心中投下了阴影。
直到清初,随着两村几位贤达人士的出现,这一纠结多年的历史矛盾才得以彻底化解。
相传那年,当时都是乡老(村里或家族中有威望的贤士)治政,王庄刘氏族人主政村事。此人姓刘名大有,是王庄村历史上的一位优秀人士,他饱读诗书,性格豁达,温良谦恭,是村人心目中德高望重的长者,他敢想敢干,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村人兴修水利,广开农田;引导村人崇儒重文,规范礼仪。十几年光景,使得整个村庄邻里和睦,民风淳朴。村人安居乐业,生活富足,于是盖住宅,兴土木,修缮庙宇,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年春分时节快要到来,在一个晴好的清晨,刘大有独自乘着小船来到了石曲渡(当时交通就是舟船),一个时辰后返回,连续两天都是如此,人们都不知他所为何事。又过了几天,他带着村中的两位主事人同乘一舟,去了石曲渡,午时随同石曲渡村中几大家族的主事人共计十余人分乘两条小船回到王庄后一起来到了文笔塔。
这是在干什么呢?
原来,刘大有在任已数年,在任期间对王庄、石曲渡两个邻村因文笔风水之事非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ozhouizx.com/hzsshj/13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