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正规吗 https://m-mip.39.net/nk/mip_5154127.html
一张老照片
文/刘建华
闲时翻看老像册,一张发黄的老照片映入眼帘。霍州标志性建筑,有着浓郁时代特色的霍州鼓楼,倾刻间唤醒了我对小时候霍州的回忆。
我记忆中的霍州,经历了从霍汾(汾西)县,霍县、霍州市的变迁。霍州史书中记载的霍州东西大街,宽一丈五尺,长五百步,南北大街,宽二丈五尺,长六百伍拾步。我记忆中的霍县城,东到东门桥,西至鼓楼西的城墙洞子,南街、北街一眼可以望到头。东大街仅有八米宽,路面是用青砖竖立砌成,街两面大都是解放前,公私合营转型发展起来的各种店铺,满目沧桑。只有饱经风霜的霍州鼓楼,高大挺拔、玲珑靓丽、流光溢彩、傲然伫立在霍县城的中心,每天迎旭日,送朝霞,用慈祥的目光,注视着人们忙忙碌碌的身影。当年东大街有供销社、百货门市部、烟酒门市部、缝纫社,红旗饭店、自行车修理、钟表修理等商铺,是城里最繁华的一条街。夏季最热闹的是红旗饭店西边的冷饮店,二分钱一根冰棍,我们隔些天向父母讨上几分钱,买上一根冰棍,和小伙伴们你一口,我一口分亨着这清爽的快乐。晚上放电影,我们没钱买票的小伙伴,就聚在门口等着电影快散场了,赶紧跑进去看上最后一眼。村里的大姑娘、老大妈、小伙子们,进城都要从东逛到西,从西看到东,买些心仪的物品。西街路面用青石条铺成,坡又徙又滑,人们从河西大沟矿去拉点煤,回来在西坡,没人推,根本上不去。那些年社会上提倡学雷锋做好事,我和同学们放学后,就专门在西坡下等拉煤的平车,过来上前帮助推一把。
六十年代前,西边城墙还没有拆,人们都从城门洞出入。汾河长年河水很大,没桥的那些年,河西白龙等村的人们要进城,都是靠渡船。我们村刘真先生的《西山蒙冤》就写到他去汾西,二渡汾河四次涉水(因岸边水浅,得涉水乘船)的经历。六几年建了个五米宽的木桥,才方便了很多。夏天发大水,大水冲的木桥直摇晃,洪水大时溢进城门洞。我们就爬上城墙,观汾河波涛汹涌,一眼望不到边的恐怖场面。
那些年霍县城区,也进行了一些改造建设。东大街从八米扩到十六米,汾河桥由木桥,改建成钢筋混泥土结构,但也仅有十二米宽,城市面貌也没有太大的改观。街上店铺低矮交错,新建的商铺大都是平房结构,街道也是坑凹不平。那些年代,市民们经济条件也较差,穿着朴素,大都不是黑色,就是蓝色,并且都是补丁叠补丁。走在街上,灰暗喑的感觉。晚上街上路灯也不太亮,间距又长,街上明一段,暗一段,晚上外出,走到没灯的地方,还得赶紧加快走几步。
如今的霍州,从一九九O年撤县建市以来,城市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迁。年对鼓楼重新修缮和彩绘。年启动了中镇广场、北山公园等十大民生工程,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形象。东门桥桥面加宽,开元大街贯通,城市向东延伸了好几公里。驱车可直奔高速,或直达霍州东站。乘动车出游,省城太原,陕西西安市都进入一日生活圈。到北京也仅五个多小时。往西重建了汾河大桥,新建了汾河二桥,西大街贯穿一级路,延伸至到白龙村,从一级路北上、南下、西行,都是非常便利,形成了贯通城市东西的十里长虹。
城市街道拓宽成四车道,新建的还有六车道、八车道。滨河路,北环路,南环路,工业路,永康路等主要城市通道的改造、开通,城市交通四通八达,有效缓解了通行不便和堵车现象。市区也有了公交线路,各乡镇也都通了公交,每天南来北往,很是便利。城市建设,科学规划、精心设计,高标准、高起点,一座座风格迴异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街道绿化、亮化,风景如画,春季,街道两旁绿树成荫,樱桃争艳,鸟语花香;秋天,银杏叶黄、枫林叶红,赏心悦目。一座靓丽的新城展现在霍州人民眼前。市民们面貌也焕然一新,姑娘小伙子们着装时尚、色彩绚丽;老太太、老爷爷们鹤发童颜,跳舞唱歌,颐养天年。白天市区,车流川息、热闹非凡;晚上灯火辉煌、霓虹闪烁,五光十色。城市夜景,美不胜收,一派都市风貌!今天,陪伴我们走过几十年岁月,经历了明代社会风土人情;见证清王朝兴盛衰败;目睹了霍州人民翻身解放,励精图治,艰难创业的——霍州鼓楼,也迎来了霍州市改革开放,转型发展的快车道。这座与霍州人民风雨同舟几百年的古建筑,虽然少了昔日的高傲,淹没在高楼大厦中,但它依然是雄风依旧,巍然伫立在城市的中心,深情地祝福着霍州人民——明天会更好!
年3月31日
来源:微友投稿
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精品阅读
★最新!霍州各村庙会最全时间一览表,抓紧收藏啊!
★霍县抗战故事系列
★二十年霍州饸饹全篇
★霍州两男子出狱打劫出租车为报仇?
★霍州牛蛙约会记!
★到霍州东站的公交线路及时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