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地宝藏第一站山西博物院三晋大地的

MESEUM

晋地宝藏·山西博物馆之旅

万物都有由来

在这片土地上

青铜器、造像和美玉

与山川日月、鱼蛇走兽融为一体

尽显时间的秘密和奥义

当时光以一百年的速度被收拢聚集

再用一百年来展陈

每一件器物的灵魂

都依次藏入这座山河折叠的典籍

与华夏同步

历史绵长不息

现在就出发

我们一起去发现

这里是山西

这里是“晋地宝藏.山西博物馆之旅”

视频晋地宝藏·山西博物馆之旅

▲山西晚报3月2日报道版面

“博物”,

作为一个词,

最早在中国的《山海经》里就出现了。

它的意思,

是能辨识多种事物,

所以《尚书》把博识多闻的人,

尊称为“博物君子”。

到19世纪后半叶,

西风东渐,

“博物”一词,

成为一门学科的名称,

囊括了动物、植物、矿物等各种知识。

把“博物”与“馆”连成一个词,

作为典藏人文自然遗产的文化教育机构,

在中国仅有一百来年的时间。

但这百年间,

博物馆的发展在中国已经云蒸霞蔚,

洋洋大观,

为整个国家和社会创造了一种

生机勃勃、富有活力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截至年底,

中国的博物馆数量为家,

而山西,

在文物部门备案的

国有、非国有等博物馆为家,

其中国有博物馆家,非国有博物馆39家。

来到山西,

如果首选一家必去的博物馆,

应该去哪家?

毫无疑问,

是山西博物院。

它不仅仅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

不仅仅积淀了百年的风霜和荣光,

更在于它承载着岁月,

承载着山川,

承载着各个朝代的生民,

承载着一部山西华夏文明史。

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近它、了解它,

跟随它穿越古今。

文博山西相关文章

晋地宝藏·山西博物馆之旅启程,首站山西博物院!视频海报发布

历百年而繁茂

风云涤荡后的山西文化地标

历史关口,中国渐醒。在中国近代史上,年是个风云激荡的年份。就在这年的10月9日,山西博物院的前身——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在太原文庙成立。

▲《山西日报》关于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开幕的报道

(年10月9日)

它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与南通博物苑、北京国立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等一道,开启先进思想之风,掀起近代中国文博事业之潮。

一扇传播新知、开启民智的大门,就此向山西民众轰然打开。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建馆之初,广泛搜集中外图书、动植物标本、金石文物、先贤遗文等藏品,举办了若干展览,如“古先哲遗像胜迹”“中外古今书籍”“吉金珍石名拓”等,既起到一定的社会教育作用,也为先进思想在山西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随着时光的流转,这座博物馆的名称也在发生着变化。年10月,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更名为山西公立图书馆,附设博物馆。在随后的峥嵘岁月中,博物馆又几经更名,从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改为太原博物馆、山西省立新民教育馆。年抗战胜利后,恢复了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馆名。年4月,太原解放,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更名为山西省图书博物馆,下设博物馆部。之后,博物馆荡涤尘埃,年与位于纯阳宫太原文物馆合并为“山西省博物馆”,事业不断壮大,面貌焕然一新。

▲上世纪30年代,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馆门

如今位于太原汾河西岸的山西博物院新馆,是年9月26日正式与公众见面的,这也是进入新世纪后,山西历经5年建设,献给公众的一份文化“厚礼”。

从外型上看,山西博物院外型如斗似鼎,象征着丰收富足与安定吉祥,体现了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望。四座角楼与主馆簇拥拱卫,以现代技术实现了古人对建筑“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审美取向。

▲山西博物院夜景

“来山西,就要到山西博物院!”作为文物大省,山西博物院是众多文化场馆中最“硬核”的——那些早已风靡在网络上的文物“网红”们,早已让人们心驰神往。在这里,文物璀璨,人流如织,你能看到来自不同年代、刻满岁月痕迹的“老物件”时时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你能看到对历史痴迷的人群,饱含敬畏之心,徜徉其中,认知山西,感知山西……

“窃以教育之道,贵在普及民智之开。”早在年9月,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的创始人兰承荣、柯璜等先辈,在《请倡设圣庙教育馆书》中就提到了建立博物馆的目的。如今的晋博,已成长为一座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拥有珍贵藏品40余万件,是山西最大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年来,作为社会公共文化的窗口,山西博物院不忘初心,启迪民智,教育为先,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孩童,在历史文化的沁润中,看到山西,了解山西,爱上山西……

▲山西博物院年以来接待观众量统计示意图

▲山西博物院藏品总数

山西博物院的百年,也是山西文博事业励精图治的百年。年的文庙,就是当时太原的文化中心,百年后的山西博物院,文脉赓续,仍然是太原乃至山西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标。而且,百年的它一路走来,开花散叶,所过之处,诞生了如今的山西民俗博物馆(太原文庙)、山西艺术博物馆(纯阳宫),并创办了分馆山西青铜博物馆。从初建时的筚路蓝缕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百废俱兴,从劫波中的艰难阻滞,改革开放后的蓬勃发展和壮大,山西博物院始终与国家共命运,与时代同发展。

▲山西青铜博物馆外景

以“晋魂”而彰显

铺陈山西恢弘历史的立体画卷

接下来,我们走进山西博物院,一起感受三晋的灿烂文化。

山西博物院新馆占地亩,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2万平方米,文物库区1.2万平方米,目前院内基本陈列展陈有余件珍贵文物。

▲山西博物院全景

文物无言,静若雷鸣,在这里,历史历历在目,恢弘三晋的立体画卷,次第向你展开。山西博物院基本陈列的主题为“晋魂”,分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到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7个历史文化专题,以及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它紧紧抓住山西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亮点”,以物代史,史物结合,通过大量珍贵的文物遗存,展示山西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独特地位,鲜明个性的陈列风格获得广泛赞誉,获得“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等一系列殊荣。

▲夏商踪迹展厅

▲民族熔炉展厅

▲戏曲故乡展厅

很多人说,逛博物馆就该慢慢地品,一件文物,就是无数个故事。的确,走进“文明摇篮”展览,你会更加了解古代山西——要知道在万年前,在山西的西侯度已有人类繁衍生息;十几万年前,丁村的古人类,开始在打磨石器;一万多年前,柿子滩的古人类开始用美丽的蚌壳装饰自己;当太阳的第一缕阳光透过陶寺观象台升起时,那远在余年前的人类,定是在欢呼雀跃;你还能见证“侯马盟书”背后“歃血为盟”的激荡,也能看到“侯马金代董氏墓戏俑”中的百姓生活和人间烟火……亦或是一件玉组佩,一件青铜器,以及明清时期那一间间的建筑门楼,都是山西人在这片热土上生活的印记,饱含人间的生活气息。

还要推荐你重点去参观几件珍宝。在文明摇篮展厅,你千万别错过“陶寺龙盘”,这是陶寺遗址代表性陶器,因盘内绘有蟠龙而得名,上面的蟠龙图形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龙的实物形象;在民族熔炉展厅,娄睿墓壁画气势磅礴、技艺精妙,代表了北朝绘画的最高水平,生动呈现了北齐时期的生活场景。早在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虞弘墓汉白玉石椁当然也是必看的,石椁上雕刻的人物、服饰、器物、舞蹈等以及花草树木,充满异域祆教色彩,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反映中亚古国和中国来往,东西文化交流最集中、最丰富、最珍贵的实物资料,见证了北朝山西在古代“一带一路”上的盛大和辉煌……

因经典而瞩目

相映生辉的各种精彩展览

在太原文庙创办初始,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即昭告全省,向公众免费开放,每年观者两三万人次。年3月28日,山西博物院再一次免费向社会开放,观众人数井喷式增长,到年,年参观人次已经突破万。到年,增加到余万人次。

如此人潮,除了到博物院欣赏常设展厅中的文物,观众最钟情的还有什么?答案是:各种原创展和引进展。

在山西博物院,很多展览是公众津津乐道的“名展”。且说曾经的经典展:改革开放后,山西省博物馆率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先后举办各类展览,宣传三晋文明,如年举办了“建国三十五周年出土文物展”、年与省公安厅联合举办了“山西省打团扫恶成果展”、年探索省际博物馆合作模式同陕西、河南等十余家博物馆合作举办的“晋陕豫古代玉器精华展”。同时先后在美、日、法、德、意、英、澳及港、澳地区开办展览,进一步宣传山西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有力提升了山西省博物馆的国际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年,打团扫恶成果展览开幕式盛况

▲年,“晋陕豫古代玉器精华展”剪彩仪式

再说近些年来的经典展:山西博物院先后策划了90余个具有山西历史文化和鲜明地域特色的原创临时展览,晋国文物精华、山西古代壁画、傅山书画等展览在国内外巡展,山西的厚重历史和艺术文化在交流互鉴中绽放出独特的光彩。“争锋——晋楚文明展”“碰撞·融合——长城内外展”等展览,一度创下了日均参观1.5万人次的峰值。为让展览多元化,引进边疆文化、古代文明、古代艺术、少数民族风情等多个系列的特色展览,并将橄榄枝伸向国外,俄罗斯、意大利、美国、印度、埃及等多个国家的精品特色展览相继在山西亮相。年4月举办的“金字塔·不朽之宫——古埃及文明特展”,遥远的古埃及文明跨越千山万水来到来到山西,排队入场的观众队伍蜿蜒数百米,公众的观展热情空前高涨。

▲年,“争锋——晋楚文明展”现场

▲年4月举办的“金字塔·不朽之宫——古埃及文明特展”

近期山西博物院最为火爆的原创展,当属去年12月份刚推出的“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该展集中推出了代表北朝墓葬壁画最高艺术水平的娄睿墓、九原岗墓、水泉梁墓壁画等,鲜活呈现出北朝真实的社会面貌。展览首次采用了“裸展”的方式,以“最大限度保留出土壁画原始信息”为目标,将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保护技术相结合,让古代文化瑰宝焕发新生机。该展览一经推出,就成为“爆款”。不少外省网友“千里寄相思”,专程从全国各地赶来观展。

▲“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现场

精彩山西,浓缩晋博。历历在目,难以尽数。来吧,到山西博物院来吧,请于此认识山西,这里回荡着五千年文明的足音。

▲非常时期,山西博物院网上展厅同样精彩

▲山西博物院院长张元成

山西博物院内,馆藏文物、公众服务、品牌活动、智慧博物馆、文保科研等各种精彩数不胜数。今天,我们请来山西博物院院长张元成,为各位推荐镇馆之宝和经典文创。更多精彩,请观看网上晋博,以及不久后重新开放的山西博物院!

院长推荐:镇院之宝

鸟尊:见证霸业兴起

每位走进山西博物院的观众,都会远远看到博物院建筑群主馆正中悬挂着的院徽,那是一只鸟形图案。它的原型,是一件拥有年历史的青铜器、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晋侯鸟尊。

鸟尊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号墓,内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据考证,这件国宝的拥有者,是改唐为晋的第一代晋侯——燮父。

鸟与象,是西周时期最流行的肖形装饰,尤为晋人钟爱。大鸟回眸,小鸟偎依,巨象缩首,构思奇特,想象卓绝,华美的造型艺术和精巧的实用功能组合于此尊,使之成为中国青铜艺术中罕见的珍品。

晋侯鸟尊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自出土以来,它就备受人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ozhouizx.com/hzssms/132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