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库拔秧歌民俗文化璀璨溢彩

黄河新闻网霍州讯(特约记者郝华林)微博秧歌,是中国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基础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然而,流传于晋南霍州一带,以霍州市三教乡库拔村命名的“库拔秧歌”,作为秧歌家族中的一支奇葩,并不为更多的人知晓。

这表演种较为特别的民间艺术,随着历史的兴衰而兴衰。近年来,以杨秦珍为首的一批年轻人,正在努力恢复库拔秧歌的传统表演技能。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郝华林摄

库拔秧歌最特别之处就在于表演队伍中主鼓者头顶上用来指挥可以伸缩的“缠丝”。通过缠丝伸缩自如的指挥,加上表演者与之配合默契的滑稽表演,使秧歌表演更具观赏性和娱乐性,自成一派,很难模仿。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郝华林摄

据资料考证,库拔秧歌源于宋,兴于明末清初。四十年代,由山西霍县杨全喜、杨生顺、杨丑丑、陈希学、杨丙旭、杨作斌、杨元贵等人,自发组织成立起秧歌会。授艺师傅是霍县靳比村王人把。第一场在干节村表演就受到时任县长赵源的高度评价,从此一炮打响。每年元宵节必受邀到霍县城表演。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郝华林摄

年,霍县文化馆组织库拔秧歌老艺人陈希学、杨生顺、杨丙旭、杨孟呆、杨庆彦代表霍县赴省城太原,参加山西省第三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作为压轴节目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同年中央民族歌舞团专程从北京来到霍县对库拔秧歌这种艺术表演形式进行了搜集整理。对所有唱腔、歌词和表演动作全部录制。在库拔秧歌这种艺术表演形式基础上创作出歌舞剧《卖花》和历史故装剧《香罗帕》。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郝华林摄

库拔秧歌以清场、专场、混场三大板块,以说、唱、舞蹈三种形式。打击乐队有:花鼓2人,钗3人、马锣1人。表演人物有:搭伞1人,卖弦1人,公子1人,老娘1人,火炉1人,包头4人(现在全部为女演员扮演,由原来的4人增加为8人或16人)。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郝华林摄

打击音曲牌有:流水、截断桥、三翻腰、风搅雪、三探妻等。唱腔曲牌有:硬调17种,软调55种。舞蹈形式有:紫金缠柱、二龙喜珠、蛇摆尾、剪子骨、回荆州、缠穗娃、金蛇脱壳、白鹤亮翅等。花鼓表演招式有:立杀四门、单吐、双吐、怀中抱月、苏秦背剑、黑虎掏心、回马枪等。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郝华林摄

图为乙未羊年元宵节期间,霍州库拔秧歌表演。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郝华林摄

图为乙未羊年,霍州库拔秧歌表演。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郝华林摄









































北京治疗白癜风得多少钱
治白癜风太原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ozhouizx.com/hzsswh/68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