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煤炭产量终于在年终结了连续增长。此前5年,山西煤炭年产量从7.41亿吨跨越到9.77亿吨,增幅31.84%。年开始的那场轰轰烈烈的煤炭资源整合并非一劳永逸,更深层的重组在山西煤炭“过冬”之际正在酝酿。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王峰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煤矿还在开采,但煤库却是满的。”西山煤电官地煤矿的矿工焦阳(化名)说。山西的煤炭产量终于在年终结了连续增长。此前5年,山西煤炭年产量从7.41亿吨跨越到9.77亿吨,增幅31.84%。
尽管山西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年规上煤炭企业产量同比增长0.6%,“但年山西省全社会原煤产量却同比减少万吨,下降0.14%。”煤炭研究网总经理马俊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年新年伊始调研山西,最高层向山西省传达了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的明确信号。山西已全部淘汰年产30万吨以下的矿井,现在的摸底对象,是资源接近枯竭的矿井和90万吨以下机械化水平不高的矿井。
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36.9亿吨。分省份来看,原煤产量排在前五名的为山西省、内蒙古区、陕西省、贵州省及山东省,合计占全国原煤产量超七成。其中年山西累计生产原煤近10亿吨,占全国1/4。
2月5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从年开始,用3年至5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适度减少煤矿数量。
年底,曾有媒体报道同属山西七大煤炭集团的潞安集团和阳煤集团释放了合并的信号,但山西省国资委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此体量的合并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少为人知的是,山西省属企业山西交开投集团所属的三座露天煤矿,正向山西焦煤集团移交。年开始的那场轰轰烈烈的煤炭资源整合并非一劳永逸,更深层的重组在山西煤炭“过冬”之际正在酝酿。
产能尚未完全释放
山西焦煤集团总部的一楼大厅里显得空空荡荡,大厅的一部分已经改成了银行营业部。而在几年前,这里曾是一个咖啡馆,几乎天天坐满了来买煤的客户。
“工人们还在天天下井采煤,但采出来后拉走的煤却少了,煤库里是满的。”焦阳说。拉煤卡车排出几公里长队的景象几乎已在全国产煤区绝迹。即便在年的用煤旺季,山西临汾的多家煤矿都只有两三辆运煤车在装煤,而往年运煤车至少需要排上几个、十几个小时甚至是两三天的队。
在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年、年的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指标中,山西煤炭的指标都是0。但山西省已经预见到减产大势,年10月13日,省委书记王儒林主持召开煤炭产业调研座谈会,他在会上表示,“当前山西煤炭产业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从年起5年内,山西将不再新配置煤炭资源。
在整个煤炭行业供求失衡的背景下,淘汰落后产能和企业并购重组,成为煤炭行业的热门话题,按照国家能源局此前公布的计划,年要淘汰煤炭行业落后产能万吨、煤矿座。生产不减、需求萎缩,造成了山西省煤炭行业年超过万吨的库存积压。
经过几轮的煤炭资源整合,山西的矿井数量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上万座缩减到座,30万吨以下矿井全部淘汰。
“上一轮煤炭资源整合后,山西省每年的煤炭产量在10亿吨以内,实际上,还有约4.5亿吨没有释放,这是因为一些整合煤矿还在建设或没有投产。”一位要求匿名的山西省煤炭行业人士说。
消化过剩产能与陆续投产的整合煤矿形成了矛盾。“当初为了煤炭资源整合,企业投入了巨额资金,很多都是银行贷款,所以硬着头皮也要尽量投产,卖了煤还贷款。”他说。这一说法得到了官方消息的印证,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副厅长杨茂林在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称,年山西将建成座重组整合矿井。
在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中,过剩产能退出指标被因地制宜分配:晋、蒙、陕、宁等4个地区产能小于60万吨/年,冀、辽、吉、黑、苏、皖、鲁、豫、甘、青、新等11个地区产能小于30万吨/年,其他地区产能小于9万吨/年的煤矿。
晋、蒙、陕三个主力产区实际早已启动应对方案,年5月,“三省两公司”(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及神华、中煤集团)协作机制建立,此机制目标在于“控制煤炭供应总量,改善供求关系,遏制价格下行势头”。
2月3日,山西省召开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会议提出通过依法淘汰关闭一批、行业重组整合一批、减量置换退出一批、依规核减一批、搁置延缓一批减压过剩产能。
煤电一体就地消化
除了淘汰落后产能,年12月4日,山西省委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给出了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的路径,即“着力推进煤转电、煤转化产业发展,提高煤炭就地转化率”。
“年,山西七大煤炭集团的原煤产量有增有减,比如同煤集团、晋煤集团产量增长明显,其他各大集团产量则有的持平有的下降”,煤炭研究网总经理马俊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数据显示,同煤集团年煤炭产量1.8亿吨,同比增长近万吨。“同煤集团的电力板块形成了较大的煤炭需求,晋煤集团的煤化工板块也使得该集团的化工煤销量增加”,马俊华说。
年11月,刚刚上任两个月的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花了8天时间,到11个产煤县调研,他在调研中提出,“煤转电是实现热转化效率最高的途径”。
地处晋北煤电基地的河曲县,年就有3座煤矿和3座电厂实现了联营互保、一体化发展,低热值煤从矿里采出来,“一铁锹”便运进了电厂。
年10月,山西省经信委牵头制定《推进煤电一体化深度融合实施方案》,依照方案,到年,全省现役调主力发电企业将全部实现煤电一体化或长协合同运营全覆盖。
方案还要求,除城市热电联产、电网安全需要建设的电源项目外,新建燃煤发电项目,原则上应按照坑口煤电一体化要求进行规划,积极推进煤矿、洗煤厂、电厂为同一投资主体的煤电一体化项目。
“发展煤电一体化无外乎两个出路,电力外送和省内自用,现在省外电力市场需求比较低迷,山西的煤炭企业正在发力挖掘省内的电力需求,比如同煤集团重组漳泽电力,晋能集团和国家电网合作等。”马俊华说。
“但山西省的电力也已严重过剩”,上述山西省煤炭业人士说,受宏观经济减速影响,“年山西省用电量和发电量都出现了负增长”。
这意味着,山西省必须建设新的电力外送通道,以及开拓新的电力消化能力。“如果我们能够按国家政策‘置换产能’,使我们省电解铝生产达到万吨,一年可消纳电量亿千瓦时,相当于年我们省工业用电量的50%,也将推动万吨原煤实现就地转化。”王儒林在年7月举行的山西省科技创新推进大会上说。
支撑这个电力消化能力的是吕梁、孝义等地的煤电铝一体化项目。电解铝同样位列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之列,但在山西却被寄望拯救煤、铝两个濒危行业。“电解铝是用电大户,但在现在的下行趋势下,煤电铝一体化对电力、煤炭行业的带动效果恐怕不会太明显。”马俊华说。
组建亿吨级煤炭集团
煤电铝一体化项目或将带来山西煤炭行业格局重构的蝴蝶效应。
年12月,山西焦煤集团公司召开吕梁市交口“煤-电-铝”循环经济工业园区重组整合煤矿项目评审会。这个工业园区规划了产能巨大的煤矿、铝矿、电厂、氧化铝、电解铝项目。其中,分属山西焦煤汾西公司、山西焦煤投资公司,以及一家民营煤企的5座煤矿,将被整合为一座年产万吨的露天煤矿。
在此之前,山西焦煤集团与山西能源交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山西能交投)高层已多次磋商,商讨将山西能交投所属的罗疃煤业、晟凯煤业、鑫建煤业三座露天煤矿无偿划转给山西焦煤集团。而晟凯煤业和鑫建煤业正位于交口工业园区中。
工商资料显示,上述三座煤矿的控股股东目前仍为山西能源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山西能产集团),后者是山西能交投的全资子公司。这三座煤矿都是在上一轮煤炭资源整合中,被山西能产集团接管,于年重新设立,仅仅3年之后便将再次易主。
对于移交的原因,山西能产集团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煤炭并非我们的主业,我们的主业是新能源”。
尽管山西能交投也是山西省国资委直属国企,但在上一轮煤炭资源整合中,七大煤炭集团才是整合兼并的主体。兼并重组后每一集团新增加的矿井多达几十处,最多的多处。而山西能交投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山西能交投本身就是一个重组整合的集团,各子公司从事的行业各不相同,发展背景也各有特点”。
年12月23日,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卜昌森在《山西日报》撰文,提出对全省煤炭资源再整合,对省属煤炭企业再重组,组建更具有市场话语权的山西动力煤、无烟煤、焦煤大集团。
这个思路最早出自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的调研,他在11个产煤大县的调研中提出,在已有煤炭大集团整合重组基础上,研究探索分基地、分煤种组建世界一流、国内引领的特大型煤炭集团公司。
此后,这个思路又在年3月的山西省煤炭工作会议上,被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副厅长杨茂林继续阐释为,在晋北动力煤基地,重点培育同煤集团和中煤平朔两个亿吨级煤炭集团;在晋中炼焦煤基地,重点培育焦煤集团亿吨级煤炭企业;在晋东无烟煤基地,重点培育阳煤集团、潞安集团和晋煤集团等大型煤炭集团。
年前10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62%,国有煤炭企业整体由去年盈利亿元转为亏损亿元。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公开表示,煤炭企业要向整合兼并重组方向调整;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对中小型煤炭企业进行兼并重组。
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也提出,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中小型企业,培育一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进一步提高安全、环保、能耗、工艺等办矿标准和生产水平。利用3年时间,力争单一煤炭企业生产规模全部达到万吨/年以上。
在2月3日的山西省煤炭工作会议上,山西省煤炭厅厅长向二牛指出,要积极支持同煤、晋能集团采取多种方式战略性重组,构建现代化大型煤炭企业,为全省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积累经验,探索路子。
年11月14日,阳煤集团董事长翟红拜会潞安集团董事长李晋平,翟红在这次拜访中提出,“阳煤与潞安的煤种是一样的,双方发展的产业、生产的产品及销售市场定位相差不多”,并提出深化与潞安集团的合作。
在媒体报道中,两人的会面被解读为山西两大煤企露出合并迹象,引起煤炭行业高度 本报记者王峰山西报道
“领导承诺3月前会给我们补缴一年的公积金,但现在煤炭效益太差,矿上也没钱。”山西霍州煤电杜家沟煤矿矿工姚平(化名)说。
姚平在矿上工作了十几年,和其他约两百名杜家沟煤矿的矿工一样,从年开始,一直被矿上拖欠住房公积金。正是年,在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背景下,杜家沟煤矿与河津市杨洼煤矿、山西河津高门沟煤业有限公司等几家企业,整合为霍州煤电集团河津杜家沟煤业有限公司,从运城市属煤矿变为省属企业。
1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山西焦煤下属的西山煤电官地矿调研时,官地矿年轻的一线工焦阳(化名)刚刚拿到年9月的工资,一共多块。
作为这个老牌国企的矿工子弟,焦阳在年到煤矿上班。“那时候煤炭效益已经不好,但还是能两个月发一次工资,还会发一点奖金,到现在只能保障工资,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都停缴了”,焦阳说。
“听老工人讲,煤炭景气时,一线工人光工资就六七千块,再加上返利、奖金,每个月能发上八九千块”,他说。
只有几百名职工的杜家沟如今已经停产,而拥有两万职工的官地煤矿仍在下行的煤炭形势中等待曙光。
山西省官方用“断崖式下跌”描述年的煤炭行业,“年的走势也不容乐观。”山西省国资委工作人员孟伟(化名)说。
“这种形势下,人员转岗分流是煤炭企业开年的重要工作。”孟伟说。杜家沟煤矿和官地煤矿这一小一大两座煤矿,几乎有着相同的转岗分流故事,以及煤炭危机中山西矿工的坚守。
多年来首次全行业亏损
山西省煤炭行业形势之严峻,更体现在官方披露的一系列数据上。山西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山西省煤炭企业年累计亏损94.25亿元,同比减利增亏.29亿元。刊登在去年12月9日的《山西日报》文章透露,到年9月底,全省煤炭企业欠发职工工资35亿元,欠缴社会保险亿元。这是山西首次公布这类数字。
山西的煤炭行业正持续下行,数据显示,动力煤、炼焦煤、喷吹煤等煤种价格每个月均以每吨10元至30元的幅度下跌。和年5月时的高点相比,年底吨煤综合售价下跌了.8元,降幅达6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得到的数据显示,作为山西企业百强之首,山西焦煤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多亿元,但利润只有2.75亿元,比均衡预算指标减少了近%。
煤炭企业的经营压力可想而知。据权威消息源介绍,截至年末,山西省内几大煤炭集团的贷款余额都超过了一千亿,资产负债率超过80%。
年,山西煤炭出现多年来首次全行业亏损,且巨亏惊人。行业利润从年的28.7亿元骤降至﹣94.25亿元。年11月,就任不久的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在首次煤炭专题调研时曾慨叹,“卖一吨煤的利润买不到一瓶饮料”。现在看来,煤炭行业仍在探寻谷底。
努力卖煤成为煤炭企业的要务,年末,各大煤炭集团纷纷举行重点客户座谈会。“以前只需要重点骨干客户就能支撑我们的销售任务了,但如今效益下行,西瓜要抱,芝麻也捡,现在是集团公司领导亲自带队到一线销售。”同煤集团运销公司一名销售人员说。
“大型钢铁企业往往定期对采购的原材料价格进行对标,山西的大煤炭企业也应该‘抱团’,定期对同煤种价格对标,共同制订、遵守统一的营销策略。”他说。
但即使卖出了煤,煤炭企业仍面临尴尬。山西省金融办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年时,山西省金融办曾受省委领导指示,专题调研了煤炭企业回款难问题。“发现当时七大煤炭集团的应收账款超过亿,仅山西焦煤的回收货款中,就有70%是承兑汇票,难以变现。”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课题组的调研则显示,年前10个月,同煤集团的总回款中,也有近一半是承兑汇票。
“寒冬”里减员增效
被拖欠的不只是公积金。2月19日,姚平告诉记者,他年的工资只发到了年9月,“剩下3个月的工资等以后补发”。春节后,执行整个霍州煤电统一的工资标准,作为一线工人拿到手也只有块左右,比煤价最高时减少了近三分之一,“二线工人降得更多,每个月工资还不到块”。
霍州煤电是山西省属重点煤企山西焦煤集团的控股子公司。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职工总数5.49万的霍州煤电年减员4多人。山西焦煤的分流量也很大,记者获悉,仅年上半年,山西焦煤就转岗分流和清退非在册人员过万人。
霍州煤电在年整合了运城市4座煤矿,直到年9月,其中的薛虎沟煤矿才通过了竣工验收,成为第一个获批准产的整合煤矿。姚平现在就在薛虎沟煤矿上班,杜家沟煤矿至今没有完整的生产许可,“前几年也在生产,但现在煤炭效益不好,再加上查得紧,所以年春节后就关闭了”,他说。
在年7月的一场煤炭行业内部研讨会上,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副厅长牛建明介绍,上世纪90年代后期,山西一批资源枯竭、扭亏无望的老国有煤矿,完成了政策性破产,但部分办社会职能并未移交地方。随着时间推移,一部分煤矿资源枯竭,亏损严重,靠煤矿自身很难解决职工安置等问题。
姚平就属于这支队伍。年,他所在的运城市杜家沟煤矿被霍州煤电接管,姚平成为新煤矿的员工。但新煤矿却并未给姚平这些遗留职工继续缴纳住房公积金,“当时的说法是,接管手续没理顺不能缴公积金,以后煤炭价格不行了,矿上也就没钱再缴”,姚平说。
可姚平已感到庆幸,“听说有的资源整合煤矿里,整合前遗留的人员,在这次人员转岗分流中被清理了”。他所在的霍州煤电年减员超过四千人,官方数据称节约人工成本.4万元。
杜家沟煤矿生产高峰时曾有约名职工,如今停产,“科长以上干部和一些技术人员在矿上留守,其余职工大部分放假自谋生路”,姚平说。
姚平和其他20几名矿工被分流到了薛虎沟煤矿,还有一支20多人的矿工被分流到了同属霍州煤电的腾晖煤矿。
剩下的职工除了在杜家沟矿留守,现在都已放假自谋生路。“杜家沟煤矿原来职工中男女比例大约对半,但停产后女职工几乎没有获得分流”,他介绍,“放假的职工名义上每人每月有元的生活费,但扣除社保后只剩多元,听说这多元现在也没有及时发放”。
煤矿用工其实比较松散,姚平现在所在的薛虎沟煤矿,在册职工约人,“也有一两百人并不常来上班,他们门路多,自己谋生去了”,姚平说,“让他们回煤矿都不会回来”。
分流去向不明
“我想对调到斜沟煤矿去”,焦阳说,“在官地矿一线工的工资只有四五千块,但在那里,一线工可以挣一万多”。
斜沟煤矿同样属于西山煤电,这座煤矿年产原煤超过两千万吨,却只有三千多工人。相比之下,年产能万吨的官地煤矿有井下工人0多,整个煤矿职工超过2万。
建设年产能超千万吨的现代化矿井,是整个山西煤炭业的战略任务。“同煤集团的塔山煤矿年产2万吨,却只有一千多工人,年盈利几十亿。”山西省一名煤炭从业人士说。
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同属于同煤集团的另一座非现代化煤矿,10个矿井的年产能才1多万吨,却有职工3万多人,年亏损40多亿。”他说。
“人员转岗分流是煤炭企业开年的重要工作,因为山西的煤炭企业,尤其是那些老矿面临严峻的人力成本压力。”山西省国资委工作人员孟伟(化名)说。
“这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策,可大家都是凭关系进来的,清理谁都不好办”,焦阳说,“我们领导也已经给我们念了分流安置的文件,但还没有实质进行”。
按照规划,“每个班最少要分流两个人”,他说,目前官地煤矿每个班组的人数为12至15人。山西焦煤制定了三年转岗分流计划,并将指标细化到了二级单位,但计划目前并未向社会公开。
与此同时,官地煤矿将在年实行自主经营制,“也就是斜沟煤矿早就实行的矿、队二级管理,生产队下面设班组,干多少活,支付多少钱都由队说了算”,焦阳说,“比如以前矿井下面坏了一台采机,是由矿里花钱修,以后是哪个班组在作业,就由哪个班组负责出钱修。”他说。
“现在强调降本增效,很多东西能不修就不修了,要是在以前,有时候不管问题大小就把旧配件换了新的。”姚平说。
转岗分流后的去处目前并不明朗。目前山西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资源整合煤矿投产,一些分流矿工年被安排到了新整合煤矿,还有的原单位组织了劳务输出队,到外地托管煤矿。
“仅山西焦煤汾西公司就有6个资源整合矿井投产,有的新整合矿井由于提升了技术管理水平,井下采掘队伍是从其他矿井整建制分流安置过来的。”上述山西煤炭行业人士说。
同时采取的人员安置办法还有停薪留职、内部退养、内部休养等办法,山西各大煤炭集团几乎都在年出台了相关办法。“我们只要每年交给矿上0多块钱,就可以办理停薪留职了,这0多块钱用于给我们缴社保。”焦阳说。
身为一名年轻矿工,同时又是矿工子弟,焦阳不愿意被转岗分流。“矿工如果下井时间久了,长期无法和外面社会接触,也就没有其他谋生的技能了,老矿工就是这样,我觉得这是个宿命。”他说。
他只想趁年轻多挣点钱,所以想调到效益更好的斜沟煤矿,“可是那边已经满员,所以只能找个想到官地煤矿的人对调。至于转岗分流,我个人感觉,目前的出路只能是先把人事关系收回到上级公司,找个保安之类的闲职,等到煤炭行业回暖了或公司转型了再作安排”。
猜你喜欢失落的煤老板富豪:煤矿出售几乎无人问津
山西人还记得老省委书记和锅炉女工组成的家庭吗?
山西商务厅孙跃进厅长:一碗面,这个山西人一年卖到十个亿!!
一个耿拆拆,惊艳两座城!
?人说山西
韩石山:山西安则国家安!(郑重推荐)
?真实的阎锡山:抗战功臣兼模范省长!
?山西籍名人大全,第一个就是耿市长,其他有多少你不知道?
版权声明: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世界晋商网全球晋商新闻、财经、思想、商务最大平台
全球晋商干货资讯、山西猛料一网打尽!超过百万晋商悦读的晋商北京看白癜风最好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佳疗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ozhouizx.com/hzssxs/7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