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刊山西诗人看灵石

10月14日至16日,由山西离石县宣传部,县文联及旅游局举办的“山西诗人看灵石”采风活动在离石县举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根俊参加。

诗人;裴彩芳、崔万福、陈小素

灵石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南端,素有"秦晋要道,川陕通衢"之称,距省会太原市公里,北临介休市,南接霍州,东靠沁源,西连交口、孝义,有"燕冀之御、秦蜀之经"之称。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东西宽5.5公里,南北长9公里。总人口26.4万人,辖6镇6乡个社区,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大运公路、南同蒲铁路沿汾河并行而下,是山西南北交通运输之要冲。灵石也是山西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和特色魅力城市之一。

诗人;雷霆、崔万福

诗人;韩玉光、崔万福

诗人;雪儿、张琳

概述

灵石县,于隋开皇十年(公元年)置县,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先赵后魏;

秦汉时,先属太原郡,后属河西郡;三国时属魏;晋时属西汉郡;隋初属平周县(今介休县)。隋开皇十年,文帝杨竖北巡挖河道,获一巨石,似铁非铁,似石非石,色苍声铮,以为灵瑞,遂命名为“灵石”,割平周县西南地置为灵石县。唐贞观元年(公元年)废郡设道,灵石县属河东道;北宋至道三年(公元年)改道为路,灵石县属河东路汾州府。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年)创立行省,灵石县属中书省;明洪武九年(公元年)改属冀南道汾府;清初属山西省平阳府。乾隆三十七年(公元年)设霍州,灵石县属霍州管辖,直至清末;民国三年(公元年)废州设道,灵石县属河东道。民国十九年(公元年)废道直属山西省。年成立灵西抗日县政府,归洪赵地区领导。年成立灵东抗日县政府,属太岳专区管辖。年6月灵石县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属榆次专署。年灵石、介休、孝义三县合并为介休县,灵石县城改为灵石镇。年分县,恢复灵石县建置后一直归晋中行署管辖。[1]

诗人;姚江平、崔万福

地理位置

灵石县四周群山环绕,山峦重叠,山地和丘陵面积占90%以上。中部为汾河谷地,县城即居于谷地之中,乃为晋中通往晋南之咽喉,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县境东部有太岳支脉石膏山,海拔米,西部为丘陵地形属吕粱山脉,较大山为县城西北14.5公里处的新建塬,海拔米,坡度约40度,顶部平坦,面积12平方公里左右,是控制两渡至西山、控制灵石河西的战略要地。境内主要河流汾河切穿南部韩信岭形成峡谷,是沟通晋中与临汾两地区的交通要道。其他还有仁义河、双池河、交口河等支流。

诗人;张二棍、崔万福

行政区划

山西省晋中市辖县,灵石县辖6个镇、6个乡:翠峰镇、静升镇、两渡镇、夏门镇、南关镇、段纯镇、马和乡、英武乡、王禹乡、坛镇乡、梁家焉乡、交口乡。[2]

诗人;荫丽娟、崔万福

政治经济

全县现有耕地8.24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豆类、高粱等。经济作物有油料、蔬菜等。森林覆盖面积为27.5万亩。境内矿藏丰富,以煤炭的蕴藏量最多,达97亿吨。此外,石膏、建筑材料、铁、硫磺等地下资源也很丰富。工业有煤炭、硫磺、石膏、水泥、铁、陶瓷、棉织、麻纺、农机、化肥、印刷等。

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亿元,保持年均14%的增长速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元,达到全省领先水平;五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亿元,年均增长10%;外贸进出口额达到万美元,年均增长15%;外来直接投资(境外、市外)达到万美元,年均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0亿元,年均增长19.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左右;财政总收入超过20亿元,年均增长14%;粮食总产量稳定在万公斤左右。

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灵石县委常委会着眼于确保“十二五”取得良好开局,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抓住被确定为全省综改试点县和扩权强县试点县的重大机遇,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态,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两位数以上增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亿元,增长17.5%;财政总收入完成1.22亿元,增长15.6%,绝对额是全市第一、全省第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亿元,增长2.4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9.7亿元,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0.0亿元,增长1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元,增长1.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增长20.2%;民生事业投入.7亿元;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9.4亿,创历史最好水平。[]

诗人;王俊才、周俊芳

折叠农业该县把核桃作为“一县一业”的主攻产业,创新投入渠道,吨煤提取10元

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中,一部分用于保障核桃林地栽植,并不断引进深核桃的加工、物流、营销体系建设。年全县核桃总面积达到24万亩,年产量达到万公斤,带动农民人均增收元以上,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同时兼顾发展规模健康养殖和设施蔬菜,全县规模养殖大户发展到户,实施了亩设施蔬菜示范园建设,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诗人;申有科、姚宏伟等

折叠工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灵石县初步形成了以煤焦、化工、冶金、建材、电力为主的五大骨干产业,为山西省重点发展的八大焦化基地和五大甲醇联产中心,工业经济占全县国民经济比重达到80%。到年,全县形成了万吨原煤、0万吨精煤、万吨焦炭、50万吨甲醇、0万吨焦油加工、20万吨冶金产品、25万吨碳块、万吨水泥、0万吨石膏建材、万KW电力装机容量的生产规模。

勤劳勇敢的灵石人民抢抓机遇,奋力拼搏,艰苦创业,使全县经济步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阶段。十二五期间,灵石人民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奋力实施“民营兴企、科教兴县、龙头带动、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全力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非煤高新技术,扎实推进绿色产业,延伸拓展文化旅游产业,正以百倍的热情和争创一流的精神谱写灵石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90后诗人高晓东等

折叠煤炭工业

灵石县为全国五十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全县共有煤炭生产企业个,年煤炭产量达万吨以上,可生产各种品种、质量的原煤产品,进一步开发生产的潜力巨大。以煤炭初加工为特色的精煤工业迅速崛起,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精煤之都”。全县共有精煤生产企业41个,年精煤生产能力为0万吨,可生产灰份9%以下的特种精煤、普通精煤,能够高标准、高质量地为客户提供各种要求的精煤产品。龙头企业宏源选煤有限公司,拥有资产余万元,年入洗能力为60万吨,工艺采用国内一流的浮选、压滤、跳台联合技术,产品远销国内各大钢铁生产企业、煤气生产企业和发电企业。

诗人;张二棍、朱鸿宾

折叠建材工业

丰富的石膏资源,为全县的石膏建材工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年产优质石膏40万吨,吨生产成本不足10元,效益良好。同时,依托石膏资源逐步成长起来的石膏建材工业市场广阔。产品在国内水泥、建筑行业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共拥有石膏粉生产企业7个,年石膏份产量达20万吨,拥有年产万平方米和万平方米的纸面石膏板生产企业各一个及年产0万平方米的釉面石膏板生产企业一座。随着墙体材料的革新和新型石膏产品的开发,灵石石膏建材工业市场前景更为广阔。

诗人;刘计亮、裴彩芳、李霞、梁小花、吴素琴、高巧玲、燕小小

折叠碳素工业

灵石是全国碳素产品的主产基地之一。龙头企业晋阳碳素股份有限公司拥有资产余万元,职工人,可生产铝电解用底部炭块、异形炭块、冷搞糊等两大系列二十多种产品,年产量为1.5万吨,是原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的定点厂家,产销量占到全国铝用碳素市场的三分之一,产品行销全国26个省、市90多个厂家,并远销俄罗斯、美国、塔吉克斯坦、南斯拉夫等国家,产品质量优于国内国际标准,曾获俄罗斯国家精品奖。

诗人;崔万福、刘全友

折叠生铁铸造工业

质优、价廉的煤焦产品优势和赤铁矿资源优势,为灵石生铁铸造工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全县年生铁生产能力达16万吨,吨成本为元,产品质量稳定、品种齐全、效益看好。铸造工业以路感铸管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该厂拥有总资产1.2亿元,职工余人,年铸造能力为5万吨,可生产各种规格的离心铸铁管、球墨铸铁管,工艺采用具有目前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水冷金属型离心铸造技术,产品质量通过国际认证,市场供不应求,全部供上海煤气化公司,满足浦东开发需求,吨利润可达-元。

诗人;葛平、霍秀琴、裴彩芳、梁小花、高巧玲、李霞

全体诗人合影

须知:来稿一律在平台推出(无稿费),纸刊选稿在平台。入选后有样刊薄酬。全年季刊元,包括邮费。在中国银行办理卡号:62559296刘海女(收)邮政;621098160刘海女(收)

敬请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ozhouizx.com/hzssxs/78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