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您在哪里、无论您走多远、飞多高,只要您的根在霍州, 我儿时的印象里,霍州只是一条河、一座鼓楼、两座桥、三条街拼起来的所谓的城。但至今仍保留的地名里则隐约地勾勒着当年霍州晋南咽锁的重镇风貌,东门、西门、南门、北河、南河,还有东堡、红眼堡等,连上至今仍然耸立的鼓楼,残存的州署,还有城内老旧巷屋的画角飞檐、石狮坐兽,历史的影子依然顽强地提醒着世人:霍州是一座真正的城,千年以来残存的城。
在城里古稀老人的嘴里,你可以毫不费力地听到半个世纪前还保留着城墙的霍州城的故事。根据我奶奶的记述,那时霍州的城墙又高又宽,当年日本鬼子的一架木制的双翼飞机迫降在城墙上着火的情景,成为小时候她对我讲述得最多的关于城墙的故事。
与霍州历史记载比较,原有的城墙所在地成了现在霍州市的东、南、北环路的所在,而那时的东、南、西、北四城门则分别以“×门”的叫法成了固定的地点代名词。以前的南北护城河也已被成片的平房和楼房所吞噬。城里的孩子从此再无我小时候下河摸鱼、游泳、捞虾的天然之趣。
以鼓楼为中心,东、南、西、北街整齐的延伸出去,被三条环路抱住。尽管最长的东街也不过只需10分钟就可以走完,但这丝毫不影响它作为城内最热闹的商业街的地位,南街则以菜市场闻名,西街更绝,实际就是一面大坡,下了坡就是蜿蜒的汾河。据说西街还曾上过鼎盛时期的《正大综艺》,号称世界上最短的一条街。在这几条街之外的地方,霍州人都习惯性地以南门外、东门外一类的指向意义的词代称。在霍州人看来,城就是专指这几条街中间的那片区域,其余一律算是城郊,连地名都是非庄即关,完全是村里人的感觉。尽管我看来这巴掌大的地方也就是和省城山西大学的校园差不多大小。
小时候放学经常留恋玩耍的地方,现在也成了霍州标志性的旅游景点。霍州署衙复原图显示,现在的署衙几乎连内堂都不完全,现在霍州的整个市区几乎都包括在其中。这才隐约了解为什么霍州人对城的看法那么的根深蒂固。
现在的霍州除了拓宽的环路,改变最大的就是街面上的那些临街建筑,千篇一律的小楼风格,单调却又显出到底是发达了的一种感觉。绕过这些建筑,城里街巷的好些房子仍然是老院子的模样,现代的装修之下也掩不住历史的沧桑与亲切。倒是以前被称做这村那庄的地方,四处兴起了大规模的楼群,冠以种种小区的名字,连退了水的汾河滩上都树起来了高楼,让人觉得城在慢慢地变大,变得年轻,似乎还有些陌生的生硬感。
平房的老邻居们不断地迁入楼房,站在以前中学对面的小山看市区,似乎老城要被四周的高楼包围遮闭。我心里倒是愿意,城还是那么小的好,小城的故事才够琐碎、够厚重,才够填充起越来越多离乡的霍州人的思乡之梦。
霍州新老乡点下面
↓↓↓
赞赏
长按白癜风复发难治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ozhouizx.com/hzssxs/9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