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善晋美山西临汾最全的旅游景点

一句口口相传的民谣“问我家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让你知道了临汾曾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故乡;一句浅声吟唱的京戏“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让你知道这耳熟能详的故事发生在山西临汾;临汾,不仅是中国最古老的城市,也是华夏儿女魂牵梦绕的寻根之所;枝繁叶茂的大槐树,是背井离乡的人回忆故里时心心念念的牵挂;排山倒海的壶口瀑布,寄托着华夏儿女对祖国深厚的眷恋;临汾,你不容错过。

洪洞大槐树

古大槐树又叫洪洞大槐树,位于山西临汾洪洞县西北2公里的贾村。“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指的就是这里。话说明朝建立之初,由于天灾人祸人口锐减,而山西未经战乱,人口稠密,河南河北山东的总人口不及山西的一半。从洪武初年到永乐十五年,五十多年内共有十八次大规模的迁徙,把山西人分散到十八省五百县,他们就是从这里出发的。当时的移民条律是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同姓同宗不能同迁一地,于是有人改姓,有人半路逃跑,但被抓回的有的个割耳朵有的用刀划脸。由于大部分的山西人不愿离乡背井,官兵担心百姓逃跑,就在每个人的小脚趾甲上刻了一刀作为标记,所以相传小脚趾甲两半的,都是山西人的后代。你,看看自己的小脚趾甲,是不是两半?

云丘山旅游风景区

有人说华山天下险,黄山天下奇,云丘天下美,云丘就是位于山西临汾乡宁县的云丘山。《乡宁县志》记载:春树葱茏,夏林苍翠,秋枫丹染,冬松傲霜,四时山花吐香,常年流水潺潺。可见云丘山是年头美到年底。尤其是它的人形山体,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堪称一绝。云丘山与武当山齐名,素有“北云丘,南武当”的盛誉。传说上古时羲和在此观天测时,确定了日月轮回的古老历法。云丘山每年都有庙会祭祀,其实也是在举办中和节。这个起始于唐代的节日在别处早已绝迹,而云丘山却一脉相承,延续至今。而且,这个节日还是未婚男女相亲的日子,届时男子手持鞭杆,女子手提花篮,演绎着原始古老的爱情婚俗。年云丘山中和节正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二月十五数十万人汇集于云丘山,规模空前,成为云丘山一年一度的盛会。

壶口瀑布

世界第一大黄色瀑布---山西壶口瀑布。黄河在此由河宽米收窄为50米,飞流直下,骇浪翻滚,如千军万马奔腾怒吼,声传数十里外,其排山倒海的雄壮之势,素有“不观壶口大瀑布,难识黄河真面目”的盛誉。壶口瀑布有多壮观?去一趟你才能体会,文字只是表达的工具,在无法形容的壶口瀑布面前,任何表述都苍白无力。壶口景色,四季各异,严冬时江水歇息,冰封河面;春来则凌汛咆哮,如雷贯耳;盛夏则大水盈岸,颇为壮观;秋季则浩浩汤汤,彩虹通天。一般而言壶口瀑布最佳观赏期有2个,一是春季4~5月份,漫山遍野的山桃花盛开,冻结的冰水消融,称为“三月桃花汛”;二是秋季9~11月份雨季刚刚过去,周边众多山泉小溪,汇集大量清流,阵阵秋风吹过,常有彩虹出现,叫做“壶口秋风”。这两个时期,水大而稳,瀑布宽度可达千米左右。

蒲县东岳庙

云雾山中一古刹,阴阳鬼神能容下。去阴曹地府还能活着回来?没跟你开玩笑,不信的话就来东岳庙。从东岳庙地狱入口下去,第一层是阴曹,下十八层台阶,便能看到十五个窑洞里的十八层地狱。十五个窑洞,十八层地狱,是怎么分的?还得你亲自看了才知道。不要以为有地狱的地方就阴森森的,东岳庙里有同时可演三台戏的戏台,其热闹景象可想而知。下了地狱,看了热闹,别忘了一件事——许愿。这里许愿的方式很特别,在子孙圣母祠,许一个愿望,要留下一只鞋子。愿望成真后,要送五双鞋给庙里。所以,到了这里,看到那么多鞋,千万不要以为是这里搞起了副业。这里还有中国最早的护林法令“伐吾山林吾勿语,伤汝性命汝难逃”对联一副。据说是蒲县的一个知县写的,大概是因为有这幅对联的原因,柏山的树木保护得很好。

姑射山风景区

山西临汾乃是帝尧古都,中华上下五千年,曾在这里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出临汾市西南30公里处,有一片方圆40平方公里的山脉,名曰:姑射(yè)。“仙山自有仙人隐”,隋唐之际山中佛道陈杂,随着朝代的更迭,逐渐形成了今日煞有介事的殿阁建筑景观,其中南、北仙洞,是姑射名胜的精华所在。北仙洞建在东侧山腰,亦名佛兴寺,由50多间庙宇和30多眼窑洞组成,主建筑大雄宝殿建于山崖半腰,卧于凹中。这里群峰汇聚,三面朝山一面朝阳,一年之中多有云雾缭绕,风雨朝夕千姿百态,四季景色变化多端;南仙洞位于西侧崖间,依山势错落,是一处佛道共存的福地洞天,由70多间房屋、40多眼窑洞组成。明代正德年间,五台山佛教僧人在此开辟山门建正殿,增建碧岩寺,清代同治八年又重修碧岩寺,建成西侧祖师殿、东为韦陀殿、北为观音阁的建筑格式,形成了南仙洞的基本轮廓。以观音阁建造最为巧妙,内部悬塑艺术造诣极高,碧岩寺早先是供奉尧帝之妻鹿仙女的祠堂,现供汉白玉观音像。神居洞内视野开阔,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曾三游此处,入口处崇道庙始建于唐代,四周绘有28宿壁画,大厅内塑像群,一展儒、释、道三教共存的局面。值得一看的还有过街戏楼一座,它上为戏楼,下为通道,构思巧妙,令人啧啧称叹。姑射山美在古朴自然,奇在形神兼备,仙灵众相、维妙维肖,游于清虚之境,隐没云雾之巅,她像一位睡意未醒的仙女,披着蝉翼般的薄纱,脉脉含情,凝眸不语静卧于吕梁山南麓,守望着帝都平阳。走入她的胸怀,看云卷云舒,叹造化无常,青山秀色亘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之感慨油然而生,畅游奇拔俊秀之耸峰幽谷,顿感红尘渐远,心灵澄碧。

曲沃县太子滩农业观光园

曲沃县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故都,古代的“太子滩”是一片“浒水”,因晋献公长子太子“申生”为救弟太子“奚齐”遇难而得此名,并且留下了一段美好的传说。太子滩位于曲沃县城北1公里,这里一望无际,土壤肥沃,空气清新,绿树成荫,泉水潺潺,在雪花飘飞的冬季,能让你饱尝一番生机盎然、果实累累的田园风光;阳春三月,能让你领略一回人在田间行,鸟在架上鸣,花在身边开,蝶在花上舞的花园式农庄迷人景象。目前,太子滩是全省唯一的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绿色食品示范基地,农业园区占地亩,建设有80栋温室大棚。

古县牡丹文化景区

古县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东北部,太岳山南麓。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县城内风光宜人,旅游资源丰富,有被誉为“天下第一牡丹”的石壁三合千年牡丹、战国名相蔺相如墓、宋代道观—延庆观、清代民居—张家大院、太岳山国家森里公园等。牡丹文化景区则位于古县城南25公里处的石壁乡,包含三合千年牡丹园、张家大院两处景点。张家大院是太岳腹地保存较为完整的民居大宅,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九年至光绪五年重修。北方传统的四合院、宽敞豪华的会客厅凸显着主人的富足,门侧楹联“泰而不骄正乎内外厚德载物,勤且尚俭永自春秋书剑传家”,是张氏家族的治家准则。自起初以务农为本的张氏家族在清嘉庆、道光年间,成为一个集习武从文、务农经商、出仕为官于一体的官宦富庶家族,百余年间从大院走出大学士、举人、秀才等十余人,有“父子登科”、“兄弟同榜”的美誉。牡丹园位于石壁乡三合村,牡丹花在每年4月底-5月初开放,花大如盘,洁白如雪。牡丹株高1.83米,冠幅4米,丛围15米,每年花开余朵且花期长。经专家考证为我国现存单株最大的野生白牡丹,素有“牡丹王”之称,已被《中国牡丹全书》收录,被全国牡丹协会赞誉为“天下第一牡丹”。因其生长年代久远,并有颇多神奇之处,当地百姓又尊称她为“牡丹仙子”。近来,牡丹景区在以往设施基础上进行了扩建,新修了几座与之相称的亭台楼阁,以供游人一睹牡丹芳容,应景生情,细品着美丽的传说犹如身临其境。

临汾烈士陵园

彪炳史册的临汾战役,牺牲了数千名党和人民的好儿女,是他们的鲜血染红了临汾大地,解放了受苦受难的临汾人民。临汾市人民政府为了让临汾人民世世代代不忘先烈的丰功伟绩,于年在城南尧庙宫北面建起了烈士陵园,集中安放了烈士遗骨。此后,经过多年的修葺补建,植树栽花,现今已成了一座亭台厅堂错落有致、松柏花卉随风飘香、风景优美、肃穆雅静的园林。陵园坐北向南,高耸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雄踞中心。

彭真故居

彭真故居位于山西省侯马市垤上村,年10月12日,彭真同志出生于垤上村西沟的两孔窑洞中,窑洞坐西向东,洞内除了土坑、锅灶和几件简陋的木制家具外,别无它物。彭真同志原名傅懋恭,在故居居住和生活了19个春秋,7岁时便开始帮父亲下地干活,帮母亲纺线,12岁时上过几天私塾,17岁时考入当时的曲沃县第二高小,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彭真开始萌生反帝反封建爱国思想,被学生们推选为宣传队长,带领学生上街游行,开展禁烟、禁赌、禁缠足、抵制洋货的斗争,初步显示了高超的组织才能和领导才能。年,从家乡侯马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并于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告别家乡,投身到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历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兼市长,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年,被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建国后曾3次回侯马,年回侯马时曾挥毫题词:团结奋斗,把侯马建设得更好。

人祖山

人祖山又名庖山,位于山西临汾地区吉县县城西北方45公里处,西南距离著名的黄河壶口瀑布约20公里;西距黄河约5公里,是一座挺拔雄伟的名山,它的主峰海拔高度为.4米,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山上建伏羲庙,内塑伏羲、女娲二像。相传为庖羲氏故宫。又传因伏羲、女娲始制婚姻之礼,名为人祖山。山上不仅人工建筑奇特,且有一望无际的天然森林,春回百花盛开,清香扑鼻;夏季林荫蔽日,清凉透心;秋季果实累累,行人碰额;冬日银装素裹,松怕翠绿,产猴头、蘑菇、树花、木耳。山中有金钱豹、野猪、褐马鸡、麝、獐等动物。

尧陵

尧陵位于临汾市东北35公里郭村里隅涝河北侧,陵前有祠宇,相传为唐初所建,据祠内金泰和二年(年)的一块碑文中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征辽东曾驻跸于此,在这里拜谒尧陵,元代中统年间(-年)道人姜善信曾奉元世祖之命修筑尧陵。明成化、清雍正、乾隆时都曾对尧陵重修过。尧陵涝河环绕,岩崖下潺潺西流,陵丘高50米,周3O0米,土崖环抱,丘陵耸峙,松柏苍翠,世称神林。山门面河临岸,上建戏台,下为砖券门洞,呈楼阁式。东西原为看戏楼台,北面为仪门,系木构牌坊,斗拱层层叠架,飞檐左右排出,结构精妙,巧夺天工。坊上前书“平章百姓”,背书“协和万邦”,文武官员晋谒尧帝陵寝时,至此均须下马落轿。入仪门中院正中为献殿,面阔三间,高大敞朗,东西为配殿。献殿后有石阶13级,踏阶而上,原有正殿五间,现存搭建的碑廊,中竖“古帝尧陵”作为标志的石碑,与殿宇同为明代万历年间修造,两旁排列着元、明、清时代碑碣。

小西天

《西游记》里,黄眉怪虚设小雷音寺,寺内诸佛、什物全都与取经目的地雷音寺相同,以诱唐僧师徒上当。那临汾的“小西天”是不是偷了黄眉怪的创意呢?我们不妨一起来研究一下。小西天原名干佛庵,寺内塑天官仙界,天门题“道入西天”,并区别于隰县城南的大西天佛寺,被称作“小西天”。另外,小西天上院——全寺的精华,正殿大雄宝殿里诸佛端坐,十大弟子、八大金刚、四大天王、十二乐伎、人面飞天、神鸟等各种佛教人物、故事都在殿内,俨然一副仙宫佛国、西天“极乐世界”的景象。所以,单从这两点来看,黄眉怪就可以起诉临汾小西天剽窃创意了。传说:在远古之时,有一对美丽非凡的凤凰遨游天下。一天飞经这里时,被下面的山水景色迷住,回环飞翔,留连不去,其中一只观景入迷,竟撞在山上跌落下来,变成了一座形似凤凰的山峰。小西天便耸立在这凤凰山顶。

苏三监狱

苏三监狱是中国仅存的明代监狱,位于洪洞县城古槐南路66号。因北京名妓苏三(玉堂春)蒙冤落难囚禁于此及戏剧《玉堂春》的流传而闻名遐迩。监狱始建于明洪武二年(),主要由普通牢房、死囚牢房组成。两排12间普通牢房中间上空,铁丝网密布,铜铃高悬,稍一碰触,便铃声大作,真可谓是天罗地网,插翅难飞。每间牢房仅4平方米,阴暗潮湿,终日不见阳光。牢内现在陈列着明代律法和各种刑具实物,还陈列着苏三蒙难的实物。死囚牢俗称“虎头牢”,牢门上刻画着的“狴犴”头像,酷似“虎头”,青面獠牙,狰狞可怖。死囚牢院内有枕头窑一孔,隔为三间,西侧的一间当年囚禁过苏三。牢门共有两道,死囚牢房墙厚达1.7米,其内填满流砂,以防死囚犯挖墙逃跑。苏三监狱外院东房,是展现苏三悲欢离合故事原由与背景的蜡像馆。

尧庙

历朝历代国君祭祀帝尧和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圣地——尧庙,位于临汾市尧都区秦蜀南路。相传,尧是五帝之首,他定都平阳,划定九州,初建中国,钦定历法,广凿水井,推动农耕,兴办教育,开启民主,设诽谤木、谏鼓,禅让于舜,被华夏儿女尊为“民师帝范,文明始祖”。尧庙占地面积平方米,有殿宇余间,始建于晋,历代修建,规模渐增。现存仪门、五凤楼(即光天阁)、尧井亭、寝宫等为清代建筑。尧井亭中水井,相传为帝尧亲手所掘,井水清冽可饮。尧庙的主体建筑广运殿,高18米的42根金柱直通上层檐下。柱下石质柱础雕刻精美,浮雕狮子、麒麟栩栩如生,各式花卉争奇斗妍。大殿龛内,高达2.8米的彩塑帝尧像及其4位大臣像,虽经后人重妆,手法尚佳。寝宫龛内塑有帝尧及其夫人像。庙内柏抱槐、柏抱楸、夜笑柏、鹿鸣柏等千年古树均植于晋代。

华门

华门是一座华夏文明纪念碑。山西南部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发祥地,先祖帝尧建都临汾,开创了中国上古社会的文明,被尊为文明始祖。可以说中华民族的文明之门就是由尧舜开启的,华门就是为纪念帝尧统一华夏,开启文明之功,展现中华民族历史渊源而建设的。因此,华门也就是华夏文明之门。它代表和体现的是中国最久远的历史文化,堪称文化上的“天下第一门”。华门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门建筑。华门景区总占地亩,建筑面积平方米,宽80米,高达50米,象征着上下五千年。举世闻名的法国凯旋门,高49.6米,是年拿破仑战胜奥俄联军凯旋归来历时30年而建造的。而华门三年建成,比凯旋门高0.4米,雄居世界第一,在建筑规模和高度上堪称“天下第一门”。另外,华门是中国第一座门文化旅游景观。中国是文明古国,门文化渊源流长。但门文化旅游却一直盛行在欧洲,如法国、意大利等都有著名的门建筑景观。中国的天安门虽然举世闻名,但它并非独立的门建筑景观,而是作为北京故宫的出入口和故宫景区的一个部分而体现的。华门的建成使门建筑成为独树一帜的文化景观,开辟了中国文化旅游的崭新领域,填补了门文化旅游的空白。由此可见,就旅游文化而言,华门又是中国旅游的“天下第一门”。

广胜寺

洪洞县城东北15公里的霍山,古柏苍翠,泉水潺潺。霍山之巅,创建于东汉建和元年()的广胜寺,是由上寺、下寺和水神庙组成的元明古建筑群。高踞霍山顶上寺内的飞虹塔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七彩琉璃塔,被誉为中华第一琉璃宝塔。塔身砖砌,高47.31米,平面八角形13层,表层全部镶嵌黄、绿、蓝三色琉璃烧制的屋宇、神龛、斗拱、莲瓣、角柱、勾栏、花罩及盘龙、人物、鸟兽和各种花卉图案,一层一组,图案各异。尤其是第三层平座之上的佛、菩萨和金刚琉璃像,第四层至第十层各面镶嵌的琉璃盘龙、宝珠及花饰,透过阳光的折射,呈现出美丽的七彩色调。塔后弥陀殿内,明代铜铸西方三圣佛像(阿弥陀、观音、大势至)为元代佳作。殿内两侧的红木经橱内,曾存放闻名中外的《赵城金藏》。霍山南麓、霍泉北侧的下寺,山门高耸,建筑别致,弥陀殿五开间大殿仅用两根柱子。下寺西侧的水神庙明应王殿内,平方米的壁画除绘有霍泉水神明应王王宫生活、娱乐的神话故事外,还有唐太宗《敕建兴唐寺图》《唐太宗千里行径图》,画中园林、后宫、村舍、街市以及官吏、侍女、鱼翁等各种人物描绘细微。其中,尤以东壁南侧墨书有“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的元代戏剧壁画在海内外最负盛名。画上,戏台、道具、脸谱、服装、人物、表情和器乐伴奏一应俱全,男女同台演出业已成风。

丁村民俗博物馆

中国第一个汉民族民俗博物馆——丁村民俗博物馆,位于襄汾县城南6公里处的丁村。丁村保存有明清所建民居四合院40座,房屋间。正厅、厢房、绣楼、牌房、门楼、牌楼等建筑,总体上仍保留着明清格局和风貌,是中国北方现存完整、规模较大的民居建筑群。丁村民居雕饰别具一格,风格独特。无论木雕、砖雕、石雕,多以三羊开泰、五蝠捧寿、喜鹊登梅、麒麟送子、海马流云、双狮舞球等为主要内容。明代雕刻小巧精细,清代雕饰复杂多变,是中国明清民居中雕刻艺术的佳作。丁村民俗博物馆就建在村中的6座院落内,主要陈列有反映山西南部地区汉民族民俗风情的实物和资料近万件,原汁原味地展现了晋南民间历代相沿的岁时节日、婚丧嫁娶、人生礼仪、交通纺织、民间工艺、七十二行、刺绣、皮影、木偶等生产、生活民俗。

陶唐峪自然风景区

陶唐峪是中镇霍山的主要景区之一,位于山西霍州市城东20公里处,因尧曾避暑于此而得名,陶唐峪山雄水奇、谷幽石丽,既有江南水乡之典雅娟秀,又有北方大山之雄奇伟岸。陶唐峪集璀璨绚丽的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的古代建筑和优美奇异的自然风光为一体,入谷溯流而上,先后有浮桥、仙女池瀑布、仙女池、尧王避暑山庄、招魂楼、水帘洞、犀牛石、滴水崖瀑布、五龙池、大沟叉瀑布、石门、观峰峡、一线天、擎天玉柱峰、槐树沟瀑布、阶水凹瀑布、玉泉寺、龟山、莲花山等景观。整个景区由尧帝行宫、五龙池、石门山水三个部分组成。以峰奇、石丽、水美、谷幽为特色的自然风光,堪称该景区四绝。

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

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景区位于革命老区左权县麻田镇,距左权县城45公里,距山西省会太原公里。是全国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景区分八路军总部旧址和八路军总部纪念馆两部分。总部旧址占地总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于年对外开放。年以来,投资余万元,本着“修旧如旧、以期恢复四十年代抗战时期旧貌”的理念,对总部大院、邓小平旧居、左权旧居进行了修缮,并对中共中央北方局、野战政治部、后勤部、北方局党校、鲁艺学校、《新华日报》报社等旧址进行了恢复,让游客真切体验和感受到当时八路军的真实抗战生活。开工建设,年9月竣工的纪念馆总投资1.2亿元,是山西省红色旅游景点中展览路线最长、文物实物最多、内容最全的专题纪念馆。纪念馆位于麻田镇上麻田村西山脚下,与麻田总部旧址相互呼应、融为一体,是集教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占地总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平方米,展陈面积达平方米。展陈分三层:一层为八路军总部历史陈列,二层为左权县历史贡献陈列,三层为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太行新闻史陈列。主要展陈内容包括:八路军总部历史陈列、抗战中的中共中央北方局、太行革命根据地的新闻工作、华北抗日根据地首府左权,共展陈实物余件。展陈采用声、光、电等先进技术,通过丰富的革命文物、实物资料,充分展示在抗日战争期间顽强抗敌、浴血奋战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和革命精神,彰显了左权县在八年抗战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贡献。

临汾汾河公园

临汾市汾河公园,位于临汾汾河城区段沿岸,南北长为17公里。东西宽为米,总面积达16.15平方公里,是一条综合大型生态休闲廊道。廊道包括六公里的精品公园及十公里的生态湿地段。精品公园段内设文化艺术区、科普活动区、素质拓展区、体育休闲区、青少年活动区、地域文化展示区等六大功能区。汾河公园环境舒适,风光旖旎,4平方公里水面波光潋滟,12平方公里生态绿地绿意盎然。整个公园以弘扬尧文化为主线,九州广场、廉政广场2个大型集散广场,山西明清建筑风格的标志性建筑萱楼及多处大小景观节点如珠落盘,散落在具有中国古典山水园林特色的园区里;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等国家重点工程使用的新材料、新工艺被多次运用到园区各处,自然性、人文性和现代性在这里得到有机统一。畅游在这幅“一川清水,两岸锦绣”的生态人文画卷里,可以领略到生态、园林、人文、科技的完美结合。

龙澍峪

龙澍峪旅游风景区位于襄汾县襄陵镇黄崖村西梁山支脉姑射山麓中,距临汾市区20公里,占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龙澍峪旅游风景区地质结构以石灰岩青石构成,其主峰海拨高度在米左右。景区自然风光与宗教文化相结合,这里庙宇星罗,现存的三皇庙、华佗庙、千手佛殿、真武庙等殿堂庙宇错落有致,就势而成。历年来,游人、香客、信徒、文豪骚客络绎不绝,香火鼎盛。景区内著名的当属龙斗双阙、天桥古蹊,摩崖石刻更是随处可见。大书法家赵孟頫所题的“天门高处两仙桥,飘渺白云手可招。坐饮渐熏毛骨爽,翩翩鹤下雨翛翛”的书法真迹均清晰可见。景区内松柏环山,山托滴翠,翠浮云绿。天然石群,嶙峋林立,层绿叠翠,数步见景。龙澍峪,掠美天下古艺术,传承历代古文化,是一处集生态旅游、户外拓展、朝拜祈福、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旅游祈福胜地。

提示:

①长按下面图片3秒,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ozhouizx.com/hzsszy/130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