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ldquo泥人杨rdquo

霍州市白龙镇陈村往南

集中埋藏着一批古代窑址

这批窑址烧造始于金代

终于明代

是中国北方金元时期的重要瓷窑址之一

史称霍州窑

据史料记载,霍州窑以烧制白瓷为主,生产的各类小型器具盘、杯、碗、碟以胎体轻薄、小巧玲珑、造型奇特远近闻名。“窑烧器,器靠型,型凭技”,霍州窑窑制瓷器之所以出名,靠的就是那手神乎其技的泥塑技艺。这手技艺代代传承,历经历史变迁,成为了霍州文化的一部分。今年40岁的杨军,土生土长的霍州娃,受老一辈手艺人影响,自幼喜爱霍州泥塑文化,人送外号“泥人杨”。成年后,他四处求师,在霍州泥塑技艺的基础上,渐渐掌握了包括紫砂、陶瓷、陶器在内的各类技艺。后回到老家,集百家之所长,立志传承、发扬霍州泥塑文化。12月16日,记者走进杨军的工作室,一睹“泥人杨”的泥塑技艺。“霍州窑之所以出名,是因为霍州境内矿物资源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制作泥塑所需材料——紫砂泥、耐火泥、陶泥、赤金土、杆子泥和天然釉分布十分广泛,就地取材极为方便。”一手把玩着手上的泥塑念珠,一手端起自制的紫砂壶给记者倒茶,短短几句话,把“霍州窑”和霍州泥塑之间的传承脉络说了个清清楚楚。霍州泥塑包罗万象,人物塑像、动物写实、传说人物等等均可用泥来“塑”,古代的霍州窑不管烧制什么器材,都需要先经过泥塑处理,慢慢的,泥塑技艺成为了一种文化,并传承至今。面对市场化冲击,霍州泥塑因为工序复杂,规模化生产难度大,经济效益低下,这一文化遗产处于濒临失传的边缘,目前80后传承人仅有杨军一人,但他从来没有打过退堂鼓。

如今,霍州泥塑已经成为霍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还制定了详细的霍州泥塑保护5年计划。

“我喜欢在家乡的土地上四处寻找合适的泥土,然后用这一捧热土来制作家乡的风物。而制作泥塑的过程,仿佛穿越到千年之前,与先人们进行一场无言的对话。我愿意靠自己的努力,保护好这份霍州文化瑰宝。”杨军说。

文/图/视频临汾日报全媒体记者杨全

剪辑张茜

编辑郑轲

校对张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ozhouizx.com/hzsszy/138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