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厚才好记里程记霍州梁衡研究会成

汾水高歌贺团圆,霍岳欢笑迎亲人。

年9月28日,乙未年,八月十六日,中秋团圆节之际,霍州梁衡研究会在霍州市挂牌成立。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政论家、作家梁衡先生亲临会场,与霍州市委书记陈纲一同为研究会揭牌,并将自己多册著作和部分作品清样、荣誉实物捐赠霍州梁衡研究会。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今日霍州、新华网、凤凰网、百度网、霍州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作了即时报道。

一、忧心为政,真情为文

梁衡先生年出生在霍州市下马洼村,自幼聪颖敏捷、勤奋好学。年人民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和新闻管理工作38年,年任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年任《人民日报》副总编。可谓位高责重、政务缠身。然而他以“忧心为政,真情为文”为座右铭,游刃于政治与文学之间,不但倾力尽责,竟还将散文创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梁衡先生学识渊博,著书等身,作品多次获奖。国学大师季羡林说:“梁衡是一个肯动脑、很刻苦,又满怀忧国之情的人……他无论谈历史,谈现实,最后都离不开对国家、民族的忧心。难得他总能将这一种政治抱负,化作美好的文学意境。在并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除梁衡外,尚无第二人。”

梁衡先生在新闻和新闻管理的间隙,创作的散文已达多篇,而且在政治、理论等领域也颇有建树。“梁氏新闻定义”、散文“大题材”理论、科普创作理论、经典标准理论、博士培养理论等多种理论成果更新、充实了中国学科理论;年倡议建立“人文森林学科”;年发表《跨世纪干部更要讲政治》(获五个一工程奖),《官德》成为党员干部“用权讲官德”的主要读本。

梁衡著作版本至今达种,其中文学类45种、新闻类12种、政治类9种、教育类14种、科学类19种、综合类1种、研究类3种。《梁衡红色经典散文选》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重点图书,《爱国四章》入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出版物。

梁衡作品在中国有数以亿计的阅读群体,而且这个群体每年还在以百万计的速度增加,梁衡是现代作品普及率最高、阅读群最大的作家。

梁衡作品有31篇,67次选入大学、中专和中学语文教材及教学阅读用书,是当代作家中,作品入选课本最多的一位作家。

梁衡作品《西柏坡赋》、《觅渡·觅渡·渡何处》、《真理宝鼎赋》、《桥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及题词、诗赋已用碑雕、石刻形式分布于西柏坡、瞿秋白纪念馆、邓小平纪念广场,天星桥景区、霍州署、霍山七里峪、陕西府谷等革命圣地和风景旅游区。

梁衡先生除任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外,还应邀在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部长文史讲座、全国第六届高层生态论坛及山西、河南、陕西、贵州、山东、湖南、江西、海南等全国各地讲学多次。

二、赤子之心,桑梓之情

“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

梁衡先生少年离霍求学,记者生涯曾有回乡采访经历,以后职高责重、时间金贵,回家渐少,即使探亲访友,也轻车便行,不通知政府,不聚会联谊,只恐扰民之嫌。他说霍州的面酱人间奇香,霍州的馍世界唯一。他忍乡愁、耐寂寞、苦修文、正官德,曾有“七年夜班夜如冬”之顽强,也有“一览群山胸襟宽”之酣畅;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篇无新意不出手”之执着,也有“写尽春色文章老,多少往事烟雨中”之惆怅!

家乡牵挂梁衡,梁衡惦念家乡!

年,梁衡先生应邀为州署题书“古衙犹在明镜高悬,盛世难逢更求廉吏”。

2年,霍州市档案局建立了梁衡个人档案,梁衡先生曾捐赠《梁衡文集》和部分手稿。霍州部分文化人和老干部提出建立梁衡文化机构的设想。

年,霍州市文学艺术联合会创办文学刊物《霍山》,邀请梁衡先生题书刊名。又提出建立梁衡文化研究机构的愿望。《霍山》也坚持每期刊首选载以梁衡为主的名家作品,扶植文学新人,提高刊物质量。

年梁衡先生将“亲自挑选、亲自点评”的《梁衡散文中学生读本》2万1千册捐赠家乡学生。

年,梁衡先生应邀为霍山七里峪景区题书“蔚秀七里峪”。

年9月8日,梁衡先生为霍州梁衡研究会展厅“七里峪图”题诗:“一览群山胸襟宽,两袖有风生文章。独眺晚霞红满天,长河落日雁数行。”

年9月28日,梁衡先生向霍州梁衡研究会捐赠图书多册及部分手稿,清样和荣誉实物。

年9月29日,霍州梁衡研究会成立后,梁衡先生临离霍之际,在霍州市档案局留书“何处是乡愁,云在霍山头。童年常入梦,杏黄麦子熟。”

年11月3日,梁衡在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不患贫困,而患不问》,以霍州市解决城乡居民困难并制度化的创新办法为例,论述保障基本民生,实施精准扶贫的领导责任。当日七大网站转载、点击率居全国十名之内,跻身国家大事、大新闻行列。

三、团圆之日,梦圆之时

年5月18日,霍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郭思红、薛李珠、梁红旗、李福光一行四人前往北京拜访梁衡先生,在先生家中汇报了家乡人民在新形势中的发展和编撰《中镇文脉》的计划,提出了在家乡建立梁衡文化研究机构的意愿。先生问情况,提建议,谈话长达四个多小时,最令人兴奋的是出乎意料地满足了设立研究机构的意愿。

霍州市委书记陈纲、市长崔山原接受汇报时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后,表示,这是一项不可多得的文化项目,并亲自选址,给予了人力物力的大力支持。

当梁衡研究会选址霍州一中时,校长韩学东高兴地说:“这是霍州教育界的特色项目,是激励学生努力奋进的平台。”

霍州梁衡研究会成立之时,恰逢天下团圆之日。

梁衡先生于9月26日下午(阴历8月14日)从太原“山西书博会”赶回霍州。“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虽舟车劳顿、风尘仆仆,先生仍兴致勃勃地连夜到霍州梁衡研究会观看展厅布置,并给大家讲解展板图文的历史背景,表扬了展厅策划团队。

第二天,正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早餐加了月饼,聚亲团圆的气氛骤然浓厚起来。依据先生“吃便饭,不上酒”的提议,大家以茶代酒,欢迎梁衡,欢度佳节,预祝霍州梁衡研究会胜利揭牌。霍州市委书记陈纲、市长崔山原热情洋溢地介绍了霍州近十年来的变化:城建、环保、爱心助学、民生民计……

浓厚的团聚氛围一直贯穿于家乡热土的观光之中:农业科技示范园、永和公园、中镇广场、人防工程、鼓楼、州署、七里峪……梁衡看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听到了家乡在新时期改革挺进的步伐声……

在承载着千年古文化的州署大堂,居于高端文化前沿的哲人,抚摸着粗大的立柱,说:“小时候常在这里玩,对这里的印象很深啊!”睿智的目光顺着立柱仰望,似回忆,似探寻宋老生的壮烈,尉迟恭的豪情,抑或朝代更迭的经轮!

七里峪颇具中镇霍山原始风貌的典型特征,山高谷幽,水清林茂,孕育了古人类的诞生和文化的发祥。

梁衡先生在观景台、松林间,久久徘徊不舍离去,当挺立于“红岩松”基石上时,“哲人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之轩昂气魄再现。他远眺天际,似窥黄帝封禅之秘,尧王教化之德;听李世民“霍邑之战”奠基唐代大业之音;还是回望陈赓将军率太岳军民抗击日寇的英勇斗争!

……

9月28日上午8时,霍州梁衡研究会揭牌仪式在霍州一中隆重举行。连绵一夜的秋雨此时云开雾散,一片鲜亮。霍州市四大班子领导及相关单位负责人、老干部代表、一中师生代表多人参加。仪式由霍州市委宣传部长黄晓君主持;霍州梁衡研究会会长郭思红介绍了研究会建立情况;梁衡先生与霍州市委书记陈纲一同为霍州梁衡研究会揭牌;梁衡先生和乌鲁木齐形加意图文设计公司经理胥玉英分别向研究会献书;梁先生饱含深情地作了题为《故乡的基因》的讲话,希望“在场的同学们,勿忘霍州这片光荣的土地,在你们成才的路上,还有我这个老乡相伴。你们一定会超过我,飞得更远。”;霍州市市长崔山原在致词中说:“我们要深入理解先生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和家园情怀,扎实开展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官衙文化、廉政文化各个方面的研究,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崇理明德,传播正能量,推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

揭牌仪式结束后,梁衡先生又为霍州市多名党员干部作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官德”讲座。

“为文要有霹雳声,碑厚才好记里程”。

霍州梁衡研究会是霍州市有史以来第一个全国性文化研究机构;是团结、联络专家学者学经典、讲理论、修“官德”的平台;是霍州与高端文化接轨的桥梁,对推动霍州文化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赞赏

长按







































鍖椾含鍘诲摢娌荤枟鐧界櫆椋庡ソ
鍖椾含鐪嬬櫧鐧滈鍝棿鍖婚櫌姣旇緝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ozhouizx.com/hzsszy/93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