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我省气温明显偏低专家告诉你这是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7107858.html

不管在南方还是北方,

公众对于入冬以来的“冷”

都有相同感受

同时

“今冬或将遭遇大寒潮”等

新闻见诸网络

更让人们担忧

未来还会这么冷吗?

什么原因造成这么冷的?

生产生活会不会受到更大影响?

1月13日山西省气候中心专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回应

入冬以来全省平均气温-6.5℃

1月5日,中国天气网推出年首个全国冻哭预警地图,提醒小伙伴们1月6日至7日,是此次寒潮过程最冷时段,全国各地寒冷升级,10省区需小心冻伤。冻哭地图显示,华北、黄淮等地的低温程度具有一定的极端性,多地气温之低或为历史同期少见。

山西省气候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入冬以来,也就是年12月1日以来,全省平均气温为-6.5℃,较常年同期偏低2℃,较上年同期偏低3.7℃,为年以来同期第三低(与年并列),年以来最低。入冬以来全省各地气温普遍偏低,尤其西北部及西部一带,较常年同期偏低2℃以上。

多地气温创历史新低

入冬以来有两次较大范围强冷空气影响我省,出现在年12月28日—31日、年1月5日—8日,分别有77县市和64县市出现寒潮过程。两次过程中48小时最强降温分别出现在12月30日和1月7日。12月30日最低气温48小时降温幅度,大部分在8℃以上,其中大同中部、朔州大部、忻州西部、吕梁西部、长治、临汾、晋城、运城北部降温幅度在10℃以上。1月7日最低气温48小时降温幅度,大部分地区在6℃以上,其中吕梁东南部、晋中西南部、临汾中部和南部、长治南部、运城大部、晋城降温幅度在10℃以上。

两次强冷空气间隔时间段,气温回暖慢,基础温度低。强降温范围第2次范围小于第1次,但第2次极端性强,共有23个县市日极端最低气温排历史前三位,其中大同、临县、阳曲、平定、石楼、阳泉、交口、汾西、霍州、乡宁、浮山、大宁12个县市超历史极值或持平,5个县市排历史第二,6个县市排历史第三。极端最低气温出现日期,22个县市出现在1月7日,1县市出现在1月8日。

两个原因造成我省气温偏低

从气象学的角度来看,造成近期我省气温偏低的最直接原因是去年12月以来欧亚中高纬稳定的“西高东低”的经向型环流和偏强的东亚冬季风。而自去年9月以来北极海冰的异常偏少(历史第二少)和赤道中东太平洋发展盛期的拉尼娜事件是两个最主要的外强迫影响因子。

正是这两个因子的稳定发展为今冬经向型环流特征和偏强的东亚季风提供了重要的背景条件。

其一,通常情况下北极海冰减少北极气温会升高,而气温升高的北极会极大地减弱极地涡旋的发展,极涡减弱后无法将盘踞在极地上空的冷空气牢牢锁住,进而冷空气在经向型环流导引下长驱南下,自北向南侵袭影响我国大部分地方,我省也不例外。

其二,一般拉尼娜事件发展年冬季,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大气遥相关等物理过程,我国冬季气温偏低的概率较大,受其影响有利于冷空气从高纬度南下,同时拉尼娜事件发生时沃克环流偏强,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均会受其调制而发生变化,难以阻挡南下的冷空气。

1月下旬之后气温有望较常年同期偏暖

对于冷空气的频繁“光临”,山西省气象台提醒,连续降温,对于山西中南部地区农作物的病虫害有抑制作用,但由于缺少降雪,冬小麦可能出现干旱现象。同时,外出工作的人们要小心冻伤。冻伤通常表现为皮肤红肿、灼痛或发痒,严重者会出现患处皮肤溃烂等。若手脚冻伤,可将其泡在37℃—40℃的温水中,直到冻伤处皮肤颜色恢复正常。若耳鼻或脸冻伤,可用纱布轻轻捂在患处。

目前,正值一年中“三九四九”最冷时期,仍属于冷空气活动频繁期,希望大家近期继续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提高防范气候风险的意识,及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ozhouizx.com/hzsshj/137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