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世界梁小燕霍州署印象

北京中科白颠疯曝光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霍州署印象

文/梁小燕

早就想去转转霍州的衙门,终于成行。天刚亮就出发,早八点已到达霍州。时间还早,办事不急,我决定先游览霍州署。到达目的地,首先印入眼帘的是挺大的一座牌坊,上书“古霍名郡”。我想这就到了。

牌坊立在街口,正门还要往里走。入口处挂着两块片子,一块是霍州署博物馆,另一块是霍州署廉政文化馆。我在门口留了影。

霍州署相传为唐代尉迟恭的帅府行辕,后改作州治衙署,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州署占地面积平方米,是国内现存唯一一处较完整的古代州级衙署,现存建筑多为元、明、清遗迹。常将霍州署与故宫、保定直隶总督署、河南内乡县衙置于一组,共同诠释我国古代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署文化,具有极高的观赏和保护价值。现为全国文保单位、山西省廉政教育基地。

景区入口所处谯楼,东西宽15米,南北长11米。门洞上楣书“拱辰”二字,语出《论语》,意为执政者如能以德感人,则近者悦,远者来,天下归顺,众人拱之。霍州市政府多次对谯楼作过修复,并立有碑记为证。

从谯楼进来,外院现在大概用作停车或休闲场所。走一截丹墀来到了仪门处。仪门是州署的第二重正门,四梁八柱、五檩四椽,宏伟壮观。仪门上高悬“霍州署”蓝底金字牌匾,门口塑有两宗石像,台阶下立了两块碑,分别写的是:诬告加三等、越诉笞五十。仪门两侧各设便门,右为人门,供行人出入,左为鬼门,是古代死刑犯出入之门。台阶是新建的,已经不是原先的老样子了。

拾级而上,从仪门进入内院,视野更加开阔,心中一下豁然开朗。正面是州署大堂,两侧为厦房,甬道全部用方砖铺就。步入甬道首先通过的是戒石亭。南楣书“天下为公”,北楣书“清慎勤”。立有御制的戒石铭,右书“尔俸尔禄,民膏民脂。”左书“下民易虐,上天难欺。”黄庭坚手书体,石碑应该是清代遗迹。

甬道尽头即是州署大堂,堂前建有月台。月台上伏卧有石狮石虎,并用玻璃罩相罩,也是老的物件。

大堂是中轴线上的核心建筑,布局严谨,雄伟壮观,唤作“亲民堂”。抱厦配有一副楹联并分书两列,写作“莫谓民可欺一二事偶不经心其怨其咨议腾众口,漫说官难做千万户于兹托命以教以养责在藐躬”。大堂两侧为议事厅和刑厅,现作布展用。

大堂十分壮观,面宽、进深各五间。完整的木质构造,古朴典雅,布局庄重,十分大气。堂上公案桌极大,椅子带脚踏,很高。堂鼓支在架子上,肃静、回避牌等一应俱全。四壁嵌有多块黑色石刻,都是古迹,保护得很好。最称奇的是殿后的镇堂之木,横在知州案堂的头顶之上,长二米、直径0.3米,是就地取材的茹茹木。取茹茹木置于案堂,一方面是告诫为官者须自珍自重,另一层涵义是告诫官员创业艰难,含辛茹苦,须励精图治、鞠躬尽瘁,上不负天,下不负民,中不负自己的良心。

大堂两侧为硬山顶建筑,两边各17间回廊式厦房,明嘉靖三年知州宇文镛建。东科房设勘合科、吏科、户科、礼科、收支科。西科房有承发科、兵科、刑科、工科,尽头为架阁库。

西边角上是碑亭。我踏雪走近看了看,唤作“霍叔碑亭”,题联有“西周圣祖文王胄,华夏名门霍姓源。”两侧还有不同年代的不少碑刻,只是字迹模糊难以辨认。

大堂后进入二堂,是官员处理日常事务和办公的地方。民国时期的建筑。再后面是内宅,是官员生活起居的地方。廉政博物馆建的也挺有规模,时间关系简单看了一下。

今天我是到此的第一个游客。除偶尔能见到一两名工作人员外,直到我往出走仍没见到其他游客进出。游览的整体感觉就是一个“大”,好气派的州署,好宽敞的场院,好开阔的空间,藏在闹市喧哗之中。以前曾去过故宫,三大殿宏伟大气,但游人如织,今天却只有我一人独自停留在偌大的官院中,有院、有房、有景、有历史,特别亲和。

往期精彩

梁小燕:遇到一位好老师,是一种福气

梁小燕:秋游孝义散记

作者简介

1

梁小燕:女,灵石县夏门镇人,毕业于晋中农校。曾当过乡镇干部。年转岗至教育系统任职。喜好读书、写作、收藏、电影和旅行。

发现更多精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ozhouizx.com/hzsshj/139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