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信息山西59个村入选中国古村落,这

提示

11月25日,国家住建部等7部局联合公布了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全国个村落入选,其中有59个来自山西,这使得晋籍中国传统村落总量增加到个,位居全国第四位。

山西藉古村落分布:晋城市31村;阳泉、吕梁、晋中各17村;长治16村;忻州11村;临汾8村;运城5村;大同4村;太原2村;朔州1村。

1青龙镇村

太原市阳曲县侯村乡青龙镇村

青龙镇村位于阳曲县南端,古代为“南北往来通衢也”。青龙镇旧名为“青蒿嘴”。它发端于春秋时期,初具规模于明清,清朝康乾时期达到鼎盛。青龙镇古建筑群以王家院落为主体,建有11座厅堂楼院及民居,并建有上花园、下花园和栏花园。亭台楼阁风格各异,木雕、砖雕、石雕设计奇巧、工艺精湛。古镇中五道阁,当属全国罕见。年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得胜堡村

大同得胜堡是一座绵延了年边塞文化历史的明代村落.

在这里咫尺之间的晋蒙边界使汉蒙两个民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家亲”格局。胜村位于大同城北40公里处,地处饮马河畔,是堡子湾乡较大的村庄之一,特产韭菜。得胜村自古即为我国北方要塞,历史悠久,人文昌盛,是中原农业文明和北方游牧文明的融会点。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得胜古堡群,烽火台沿山相望,古长城蜿蜒起伏。得胜堡就是长城文明、晋商文化的历史见证,是古代中原地区通往内蒙重要关口。

3神溪村

大同市浑源县永安镇神溪村

浑源县城北3公里处的神溪村,泉水从地下涌出,方圆芦苇千顷,形成了塞北水乡的秀美景观。年1月此地被评定为山西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并由山西省古建所开始逐步对律吕神祠、神溪古戏台、古民居等进行修建恢复。而且湿地还常有天鹅等珍稀鸟类栖居,是一个自然风光优美且很有诗意的村庄。

4辛庄村

阳泉市郊区荫营镇辛庄村

辛庄村地处阳泉市郊区东北部,古村人文厚重、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古村依山而建,四面环山。温河水旁村而过。村中千年古槐枝繁叶茂。抗战时期成为路北四区、五区政府的常驻地,曾荣获边区政府授予的“小延安”的光荣称号,后来郊区民政局把辛庄村定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5宋家庄村

阳泉市平定县冠山镇宋家庄村

平定县冠山镇宋家庄村,历史悠久,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是人们观赏自然、享受自然美景的好地方。宋家庄村旅游资源丰富,古建筑别具一格,古民居院落成群,集生态文化、建筑文化、道教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一体,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6苇池村

阳泉市平定县冶西镇苇池村

苇池村整体绿化率已达85%。村内空气清新,花香缭绕。近年来,该村还投资15万元兴建了2座式样古朴的凉亭,同时还架起了3座小桥。如今苇池村整体上已经形成了村外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村内花红柳绿、生机盎然的村容村貌。

7乱流村

阳泉市平定县石门口乡乱流村

阳泉市平定县石门口乡乱流村,河的两岸欣欣向荣,处处兴建村落。五堵的下游,因没有固定的河槽,河水乱流,形成的村落就叫乱流村。

8南庄村

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南庄村

当地民兵在区领导下的带领下,英勇奋斗,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他们不分白天黑夜,站岗、放哨,为区领导传送情报。他们那种为革命不怕流血牺牲的高尚品质,传遍了古州大地,被平定人民政府誉为“小延安”。淳朴的民风丰润的温河水养育了一代代南庄人。

9上盘石村

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

上盘石村还有元代保存至今的石砌体窑洞.同时还可以看到明,清时期独特的二层木结构阁楼式的四合院,这些二层阁楼没有固定的楼梯,上楼取物都靠一个临时移动的木梯.若仅从文化上分析,应当与古人敬重谷神,把粮食供放在高处,以食为天的文化心理有关。

10桃叶坡村

阳泉市平定县张庄镇桃叶坡村

桃叶坡村是明朝正的年间“王财敖”,由洪桐县迁徙来到东山坡下安家。当时漫山遍野全是野果,桃树遍山,后取名“桃叶坡”村。建村年来,村里有年的古槐树4棵。有百年多的古建筑王家祠堂,以王姓最多。

11乌玉村

阳泉市盂县孙家庄镇乌玉村

保存善好的原李家大院西门院落,一行人在魏俊锁和李学才引领下,院内有院,最里面的正房是二层砖洞式结构建筑,西里院保存基本完好,外院的房舍多被拆毁,几家户主分别住在院内,但不是李家后裔。从靠西这所院落走出,经几户与之不协调院房屋舍,经一条只能容一人侧身而过的窄巷,到达中间后院,砖木结构,二层建筑显的古重,据说这一处院子是李家最初从泥河村搬居乌玉村时建的别墅,距今大约年余。

12中村

长治市郊区西白兔乡中村

西白兔乡中村发现一处古民居群,使得一批重要古文物的断代得以确定。据初步考证,为明末清初当地富商申家所有,这一发现为潞商文化提供了有力的实证。

13荫城村

长治市长治县荫城镇荫城村

荫城是千年古镇,也是历史名镇,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时期,就开始铁器的制作与生产。明清时代,其铁货生产和贸易发展至鼎盛时期,以荫城为中心的周围上百个村庄,冶铁炉、打铁铺星罗棋布,可谓家家有铁炉,人人会打铁,生产的铁货多达多个门类上千个品种。荫城因此成为当时中国北方最大的铁货贸易集散地,具有“万里荫城,日进斗金”之说。

14白杨坡村

长治市平顺县石城镇白杨坡村

白杨坡村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的平顺县石城镇,背倚驮岭山,浊彰河、红旗渠绕村而过,山环水绕,自然风光秀美,一年四季呈现出不同的山水田园风光。

15上马村

长治市平顺县石城镇上马村

河南、河北、山西三省的分界线从上马村边划拉着过去,这个小村便有了鸡鸣闻三省的说法,类似说法的村子还有附近的马塔村、牛岭村,林州的牛岭山村等等,这里的鸡很牛,吼上两嗓子,三省都听见了。

16神龙湾村

平顺县东寺头乡神龙湾村

神奇的大自然赋予了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气候使这里一年两季,辖区内有正在开发的山西省风景旅游名胜区神龙湾天瀑峡景区,百姓的收入主要依靠采摘大红袍和旅游三产。

17西社村

长治市平顺县北社乡西社村

平顺县北社乡西社村,有一处建于民国时期、建筑风格中西合璧的民宅——曹家宅院。其院落设计独特,布局严谨,传统的石雕、砖雕、木雕细致精美,与欧式风格的大门搭配和谐,令人叫绝。

18河南村

长治市黎城县上遥镇河南村

河南村位于县城西北,镇境中部,地处浊漳河南岸,距县城52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5里。

19霞庄村

长治市黎城县停河铺乡霞庄村

霞庄村是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优秀建筑魅力名村,是停河铺乡所辖行政村。霞庄村历史文化悠久,相传早在1年前的北魏时期,便有人定居,曾由余李两姓共同居住建村。在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彭德怀、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工作和学习过。于7年被县政府命名为首批民俗文化村。于9年8月份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20芳岱村

长治市壶关县树掌镇芳岱村

芳岱,这是一个充满着诗情画意的村名,也是一个蕴含着文化积淀的村庄。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生活,到了明朝嘉靖年间,该村秦姓始祖秦泰从本县方山(现百尺镇方善)村迁来,聚族而居,繁衍生息,及至清代中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

21崔家庄村

长治市壶关县东井岭乡崔家庄村

22郭北村

晋城市沁水县嘉峰镇郭北村

郭北村位于位于沁河流域中部,嘉峰镇和端氏镇接壤处,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村,依山傍水,交通便利。

23郭南村

晋城市沁水县嘉峰镇郭南村

郭南村原名郭壁村,距沁水县城东南百里,地处沁河河谷腹地,距今已有多年历史。这里自然风光美丽,文化积淀厚重,民俗民居独秀,是闻名四方的文化名村。

24南安阳村

晋城市阳城县凤城镇南安阳村

南安阳村是晋东南的清代古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位于晋城市阳城县5公里处,沿阳济公路往蟒河镇方向南行,路过一大片烧陶的窑厂,就在路西边。

25尧沟村

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尧沟村

尧沟村,系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一行政村。地处晋阳高速公路北留出入口处,全村有1多口人,耕种着多亩地,北留镇热电有限公司、金汤公司位于该村境内。村内明清古迹众多,保存相对完好,7年11月27日,获评“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26屯城村

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屯城村

屯城,隶属于阳城县润城镇。长平之战时秦将白起曾在此屯兵屯粮,因此得名。屯城居民为杂姓,有张、赵、郑、程、王、陈、高等,至今有“郑半街,张半道、陈一角”的说法。郑家祖孙在元代两封国公,二世平章;张家于明清五世之内出过三位进士,村内有二郎庙、关帝庙、张公阁、东岳庙及宗族祠堂等。屯城又称虎谷里,是明代大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张慎言的故乡。

27孤堆底村

晋城市阳城县河北镇孤堆底村

村内历史悠久、人文厚重、交通便利,绿草如荫,有三条乡村公路直通四方,水、电、暖一应俱全,星级农家乐宾馆干净、舒适,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基础设施配套齐备。在这里,社会和谐、产业发展、生活富裕、环境优美互为表里,交相辉映,构成了最美乡村特景。

28田庄村

晋城市陵川县附城镇田庄村

田庄村全神庙(quánshénmiào)位于陵川县附城镇田庄村中,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南北长30.1米,东西宽24.5米,占地面积.5平方米。正殿为典型的元代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价值。东耳殿壁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年田庄村全神庙被陵川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9东沟村

晋城市泽州县大东沟镇东沟村

东沟村,看古民居、古村落,古镇古村古文物,徐家大院:位于泽州县大东沟镇东沟村。一进13院。院内大院套小院,小院连大院,院与院由大小甬道相通。据当地村民讲,当年日本人来到这里,大院的居民就是凭借这迷宫式的通道才得以保全性命的。该院筑规模宏大,用料考究,设计布局颇合古代堪舆理论。现院落保存基本完好。

30石淙头村

晋城市泽州县周村镇石淙头村

石淙头村是,沁水河边的系列古民居之一,以明清民居为主的村落反映了晋商时代的人文特点。年入选入选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31洞八岭村

晋城市泽州县山河镇洞八岭村

洞八岭村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山河镇南部,辖洞八岭、磨石街两个自然村。是一座房屋上下畅通、户户贯通、院院连通的古村落,具有全民防御特色和完整的排水系统。洞八岭村的起源,可追溯到0多年前的隋唐时代。而洞八岭村是谢氏源头,是周宣王为其元舅申伯祖封建之古谢城的活化石。

32段河村

晋城市泽州县南岭乡段河村

该村历史悠久,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生存。年,有傅姓人家在地里打井灌田,下挖两米处即与一古井重合,并从古井中挖出了精美的瓷器。辛亥革命时期,改古庙“三官庙”成立“果育高小”,当搬神像填湾时,发现有壁内碑石,上刻明代重修事。庙前两尊石蛙,据传比庙的历史还长。村东数百米处,荆棘丛生,相传是古代村内24位科举名人墓地遗址。年代,改良土壤,曾从中挖出陶器、古兵器。

33冶底村

晋城市泽州县南村镇冶底村

在巍峨的晋普山脚下,有一个钟灵毓秀的山村。论岁数,它已有近三千年;论形状,它像一只肥大的蝎子;论地势,它像一个“聚宝盆”。这就是被称为“中国蝎形村”的历史文化名村——冶底。

34新庄村

晋城市高平市河西镇新庄村

青莲寺始建年代:北齐天保年间(-)全国之最:我国佛教净土宗最早的寺院之一,存有全国唯一的唐代泥塑垂足大佛保护现状:现留两座不完整的寺庙,佛教文物留存较完整,年全国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5伯方村

晋城市高平市寺庄镇伯方村

伯方村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古建丛集,人文厚重,远近闻名。该村不仅是清初一代廉吏毕振姬故里,而且由于近年发现的“唐玄宗泰山封禅图”等精美壁画,越来越引起有关专家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ozhouizx.com/hzssjt/132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