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皮肤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717/4658077.html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课堂教学水平,12月1日——7日,霍州市实验中学组织“年秋教学能手大赛”,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展示才华、交流共享的平台。
本次大赛共有16名教师赛讲,覆盖三个年级十个学科,听课教师共人次。其中,同科之间听课人次,异科之间听课人次。
大家借学校大赛的平台和机会,主动参与,提升自己,学习优秀,发展自己。学校提供发展平台,是给我们最大的福利;而我们的发展,就是学校最大的财富!
邀请兄弟学校五位优秀教师担任评委,感谢他们五天来的辛勤付出,感谢他们对我校工作的大力支持!
12月9日,召开“教学能手大赛总结表彰”大会,对参赛老师和年级进行了表彰奖励。
初三年级获得集体一等奖。
?获得大赛一等奖的三位老师:郝小燕、晁晓霞、刘文会
点评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教育的未来!赛场上,你们镇定、你们成熟、你们大气。工作中,你们有激情、负责任,敢担当。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努力去做一个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希望你们再多几分感悟、多几分自信、多几分从容、多几分成熟,相信你们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幸福的教育人生之路。
曹应娜老师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祖辈三代的故事一例贯穿全课,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时代背景下,显得特别典型和富有深意。既有家族文化、家风的传承,又有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传承。由个人到家庭,由家庭到国家,由国家到民族,水到渠成地解决了“生命可以永恒吗”这一辩证命题。教学中要学会等待,是尊重学生尊重生命的重要表现。
薛玲玲老师设计“四环节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反馈升华,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她采用“比较法”,横向对比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纵向对比日本大化改新与明治维新,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科学的、全面的、思辨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利用“史料论证”,落实山西中考“一核六维四手段”。交流明治维新的启示,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完成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的目的。
李志莲老师《逐帧动画》运用多种方法,创设了多个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对一些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都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特别是对教学难点给予了足够重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忽视“过渡帧”,教师能够及时总结,并对操作过程中的错误予以纠正,帮助学生加深对“过渡帧”的认识。
杨辰娟教师的课,能够精准理解把握教材,主题目标明确,主线意识清晰。课堂活动简而优,有梯度性,学以致用,在用中反馈,在用中提升,在感恩的歌声中结束全课。
李星星老师整堂课其乐融融,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实验中学健康教育特色。教学目标导向性强,教学任务的设置层层递进,重视情境创设、兴趣激发、学法传授、思维引导、规律归纳。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人合作交流能力,又潜移默化教育学生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用餐的美德。同时,倡导学生过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
杜宝燕老师的课教学设计合理,以一首《二泉映月》的曲子引入课文。所有句子、活动设计都围绕着阿炳及他的曲子展开。贴近文章意境的情景,让学生多思多说,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文章主旨。
三堂语文课,虽然课堂形式迥异,但孩子们在课堂上似乎进行了一场心灵之旅。
赵梅鲜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寻其法、观其貌、更要察其心;
薛成莲老师口吐莲花,妙语点拨学生与《背影》中的父子进行心灵的碰撞;
郝晓燕老师,走进学生,巧妙提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是对文本的深度理解,更是对心灵的一次洗涤。
王婷老师的《角平分线及相关运算》一课,最大亮点在于:教师始终把自己的“教”放在学生“学”之后。无论是学生自己画角,还是动手折叠,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可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还能让教师的“教”更具有针对性。
王银会老师的《勾股定理的应用》一课,充分发挥学生自制教具的作用,让学生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进行准确的转化,从而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化解了教学难点,同时还能够适时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特别是学生在操作后,自己画图、自己写出求解过程,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晁晓霞老师以自己特有的亲和力同学生一起探讨了《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及性质》。整节课注重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画图象的过程中观察、思考、归纳总结图象及性质。特别是学生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能给学生充分的信心,恰当的引领,教学效果良好。
王欢老师的《质量》一课,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事例鲜活,层层递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践行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学理念。“质量”单位引入不落俗套,操作纠错直观明了,习题设计梯度合理,重点突破方法巧妙,教学环节干净利落,多媒体应用如虎添翼。整节课过渡自然,节奏紧凑,是一节成功的新授课。
刘文会老师的课从生活走向化学,用生活中的溶液引出,由学生熟悉的生理盐水导入,很容易进入新授课学习。整个课堂以学生探究、实验、自主学习为主,体现了合作、探究、交流的课堂模式。知识衔接自然,每个环节都顺利过渡,环环紧扣,学生通过体验,交流,生成知识,是一节成功的实验课。
侯秀娟老师《细菌》一课,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部队细菌战”导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整堂课以问题为引导,通过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比较等多种学习方法来获取知识,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抓住生物学科的特点,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号召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并力图培养学生的强烈社会责任感。
郝倍倍老师《天气与气候》一课,联系生活实际,贴近生活,通过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使传授知识有了趣味,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地理知识。课堂教学气氛比较活跃、形式灵活多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很好达到教学目标。
如果语速能放慢一点,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口误。
供稿
实验中学名师工作室
主编
刘玲玲
责编
李文耀
制作
杨哲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ozhouizx.com/hzssly/13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