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省工会十三大全会五年重点工作巡礼

天山脚下,有一种真情叫“山西工会”我省工会6年援疆工作综述   6年来,我省工会援疆工作走在全国工会的前列,共投入援疆资金总计万余元,3次在全国工会对口援疆座谈会和推进会上进行经验介绍,创造了全国工会的“四个率先”,即率先成立了援疆办公室,率先开展了“一对一”结对援助,率先实施“兵地结合”的干部培训及劳模疗休养方式,率先被纳入省委、省政府对口援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瓜果飘香,秋意正浓,金色的九月,收获的季节,记者随省总援疆组一行来到了大美新疆。

  进团场、下连队、走乡镇,与“双创”基地职工近距离接触、到少数民族手工业合作社走访、慰问困难女职工……一幕幕情景、一件件实事,所到之处,都离不开“山西工会”这几个字。

  天山脚下,有一种根植于职工心底的真情叫“山西工会”。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从年年底开始的全国工会援疆工作。

  因为援疆,滔滔黄河,巍巍天山,相隔公里的距离不再遥远。

  因为援疆,三晋儿女,新疆人民,两地工会人的心紧紧贴在了一起。

  因为援疆,山西省总工会与天山脚下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总工会(以下简称师市)、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的阜康市总工会及兵团第十二师二二二团工会成为“一家人”。

  因为援疆,我省11个市总工会及部分县、企业工会与新疆14个团场工会和14个工会联合会结下了“一对一”的深情厚谊。

  因为援疆,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我省省、市两级工会全情投入、全力援助,让受援地各族职工真切地感受到来自“山西工会”的温暖和关怀,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全总的表扬、受援地党政的推崇和当地职工的爱戴。

全心投入 真情援疆

  年11月27日,清晨的乌鲁木齐笼罩在雾霭中。

  刚刚结束头一天在乌鲁木齐市举行的全国工会对口援疆工作座谈会,省总参会人员一大早便来到了受援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总工会进行对接。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山西工会人”的手第一次与受援地工会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工会援疆,是中央对口援疆统一部署的一部分,但对工会组织来讲却是个新课题。如何援疆才是受援地最需要的?怎样援疆才能做到职工的心坎上?这是当时省总领导和援疆工作人员思考最多的问题。”省总援疆办主任董翠云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这样说。

  为了理清思路,拟定科学目标,实现援在点上、落到实处,省总多位领导带领援疆工作人员多次深入受援地,把看到的、听到的、访到的情况融入援疆的总体思路中,细琢磨、慎调研,反复与受援地工会协商,分别制订出自己的5年援疆规划方案。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田喜荣认为,援疆是国家层面的一次大行动,事关国家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要放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去认识,要体现工会组织的作为,要着眼于提升工会服务各族职工群众的能力水平,要助力新疆的发展。

  这,就是省总工会领导的高度,更是“山西工会”援疆的行动指南。

  6年来,援疆被纳入我省工会的整体工作进行规划,资金和项目落实被摆上了我省工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6年来,作为全国19个援疆省、市大军中的一员,我省工会与受援地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共建,按照“先起步、再做实”的工作思路,在全国创造性地开展了“一对一”的全覆盖援疆模式,实现了省、市总工会分别与师市总工会和阜康市总及其团场、乡镇工会联合会“一对一”的全覆盖式结对援助。

  6年来,我省工会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多次就援疆工作深入实地调研、了解实情民意,交流探讨,收获真知灼见,并在坚持需要与可能、眼前与长远、务虚与务实、自力与借力“四个相结合”的基础上,出台了对口援疆五年规划、实施方案和指导意见及对接方案。由此,列出了一张清晰密集的5年援疆时间表:一年打基础,两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四年大发展,援助力度一年比一年大,受援地一年比一年变化大。

  6年来,我省援疆工作走在了全国工会的前列,创造了“四个率先”:率先成立了援疆办公室,率先开展了“一对一”结对援助,率先实施“兵地结合”的干部培训及劳模疗休养方式,率先被纳入省委、省政府对口援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6年来,我省工会的援疆经验分别于年、年和年三次在全国工会对口援疆座谈会和推进会上进行介绍;省委、省政府对其“一对一”结对援助模式及援助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并授予省总外联部“山西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全国总工会副书记焦开河评价,“山西工会”援疆实现了“四个精准”,即项目精准、范围精准、培训精准和交流精准。

  昌吉州总工会主席迟文辉动情地告诉记者:“我们知道,山西是个经济欠发达地区,这几年经济下行压力很大,财政紧张,虽然投入的钱不是最多的,但是,无论是人才援疆、设施援疆、文化援疆还是民生援疆,‘山西工会’都是不遗余力、全心投入的。”

  6年来,我省、市两级工会合力,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据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我省工会共投入援疆资金总计.56万元,实施援疆项目67个,其中援建职工书屋40个,为当地培训职工28批次人,救助困难职工人,援助贫困学生人,组织劳模疗休养70人,受援地工会干部来晋交流51批次人次,我省工会赴疆交流43批次人次。

设施援疆 风生水起

  秋日的余晖里,省总工会援助的首批“设施援疆”项目——平方米的晋阜职工服务中心大楼,静静地矗立在一片金色中。

  阜康市总工会主席陈海鹰介绍,这是个集职工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职工技能培训及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性大楼,“山西工会”投资万元,历经4年建设,今年4月刚刚投入使用,是目前自治区县级市中最好的。

  阜康市属于县级市,位于天山东段北麓,早在汉唐时期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清乾隆建县时取物阜民康之意赐名阜康,境内有汉、回、维等26个民族,有职工2.5万余人。

  多年来,阜康市总工会的办公室就“蜗居”在一个商业楼的三层,工作人员上班要穿过人声嘈杂的商铺,平方米的狭小办公空间根本没有职工活动场所。因此,省总在确定援疆设施时,第一个就想到了要为该市2.5万余名职工建一个“家”。

  阜康市总工会工作人员马坚还清楚地记得,3年前,也是一个金秋时节,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田喜荣亲自为晋阜职工服务中心开工揭牌。

  设施援疆,是我省工会6年援疆工作的一大重点,通过加大对受援地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工人文化宫等工会阵地的援建力度,使其功能配套齐全,已成为援疆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各受援地工会服务职工群众的阵地建设,让党的政策惠及更多职工。

  我省工会设施援疆开始于年,第一家就是师市红旗农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萨克族毡绣手工产业孵化园。省总工会一次性投入20万元,先期购回20台绣花机,后又投入10万元。晋中市总作为“一对一”对接单位,继续加大援助力度。如今该项目已由初期的路边几间简陋作坊发展成为现今粗具规模的具备设计、生产、销售一条龙的民族毡绣产业基地,就业女职工每月增收元—0元。

  9月28日下午,在阜康市城镇清真寺外,一听说我们是“山西工会”的,正在清真寺附近的阜康市民族管理委员会的副理事长刘玉翔热情的迎了上来,把我们领进了清真寺。

  一面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清真寺正前方,寺圆顶两旁的标语是用汉语和少数民族两种语言书写的极具当地特色。“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让人真切的感受到在这里各民族的团结与和谐。

  清真寺院内的右侧,几名回族老人正在一排健身器材上锻炼。听到刘玉翔介绍我们来自“山西工会”,纷纷从健身器材上下来,亲热的围住了我们。

  从三维扭腰器上下来的77岁回族老人马德翔说:“他原来是阜康市第一建筑公司的职工,按照伊斯兰教义,我们只能在清真寺内活动。但退休后时间很多,整天在寺内除诵读《古兰经》外,就是说说话,没有其他活动。你看,自从你们‘山西工会’给清真寺援助了这些健身器材后,我们每天吃过饭就来这里,聊聊天,健健身,生活丰富了好多,身体也健康了好多!”

  记者仔细看了看,那一排健身器材的最下方圆柱上,都写着长治市总会援建,还都贴着山西澳瑞特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牌子。

  听着几名回族老职工的赞美,记者心理美滋滋的,因为我们是“山西工会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与山西本来就有着很深的渊源。第六师的前身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一团、新四旅,是电视剧《亮剑》故事的原型,在太行山上抗战8年,大部分时间在山西,之后进入新疆拿起了生产建设的武器,屯垦戍边。团场大多建在风头水尾,沙漠边缘、边境沿线,硬件设施较差。

  “山西工会”的老朋友、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总工会领导满怀深情的告诉记者,“自从‘山西工会’援建以来,师市工会本级及15个团场的基层帮扶中心普遍存在的资金不足、车辆缺乏、设施条件差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太原市总援建了师市团、团、团的职工健身中心、文化广场、场地宽广、设施齐全;吕梁市总援疆了师市的共青团农场工会;临汾市总援建了新湖农场工会、三工河哈萨克民族乡工会……他如数家珍。

  6年来,“山西工会”实施设施援疆项目67个,其中,师市工会35个,阜康市工会32个。

  6年来,随着一个个设施项目的落地生根,受援地工会服务职工的阵地更加牢固。

民生援疆 授人与渔

  今年省总重点援助兵团第十二师二二二团成立“额尔齐斯河特有鱼类保种场暨职工转型双创基地”。额尔齐斯河作为新疆境内唯一条国际河流,该基地的建立对于有效保护新疆特有鱼类种质资源,提高团渔业职工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基地将全力打造集水产养殖、科研与环境优美为一体的新疆特有鱼的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和全疆领先的水产科技示范项目。

  二二二团冰湖兴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一个正在建设的以5户职工组成的创业合作社。

  今年50来岁的该合作社社长杨勇说,他自己以前租种了30亩地种葡萄,卖给葡萄酒制作企业。这两年因为葡萄收购价下跌,一年除了给自己缴纳养老金1万余元外,收入所剩无几。合作社其他人员也有相似的经历,不是种葡萄就是种啤酒花的。但是,收入微薄,难以养家糊口。

  就在杨勇和伙伴们有想法、没办法的时候,“山西工会”送来了!

  “山西工会”不仅送来了项目、资金,更让人感动的是送技术上门!

  因为“山西工会”,杨勇有了第一次山西之行。今天8月,在阜康市总工会领导的带领下,他来到了临汾市曲沃县晋之源现代农业示范园参观取经,该示范园不仅他提供技术指导,还免费送菌包给他们。

  平方米的一排平房内,杨勇高兴的指着一些设备介绍,“看,这原先是一个闲置的啤酒花大包房,现在已经改为5个蘑菇大棚,还要建5个蔬菜大棚。生产车间全部采用恒温标准建造,室内采用程控技术,将来是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规模式发展。”

  他满怀信心的算了一笔账,新疆的气候,种葡萄或啤酒花,一年生长期只用4月—10月。现在,改为种植食用菌,生长期短,一个月就可以上市,一年四季都可以生产,三个月就可以挣到过去一年的收入。预计11月中旬,第一批食用菌就可以上市。

  因为地处阜康市,年7月,兵团第十二师二二二团成为省总对口援疆的新成员。

  该团工会主席张双说:“虽然援建时间仅仅一年,但省总投入的援助资金已达70万元,仅我们团三连的‘水产养殖’项目,省总援助资金50万元,可惠及水产养殖户12户,一旦投产,户均可以增收0元。”

  民生援疆,是我省工会从受援地职工生活中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民生问题入手,帮助受援地职工解决就业、创业,推动保障和改善新疆民生政策的落实,努力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与职工队伍稳定的大举措。

  阜康市城关镇上户沟乡少数民族手工刺绣合作社内,精美的地毯、挂件,独具民族特色的男女套装,华丽的婚纱……样品陈列室旁,十余名哈萨克族妇女正在忙着穿针引线。

  “一个多月前,山西工会组织的巧姐编织技术培训班,我们合作社70多人都参加了”,听到合作社社长阿尔孜依汉提起此次培训,正在忙着的妇女们操着浓重的新疆味普通话说:“那个布艺制作很有创意,很漂亮”“那个爱尔兰立体绣花对我们有借鉴”“那个培训对我们的刺绣水平有提高”……

  今年5月,省总工会围绕新疆民族团结进步年主题,进一步加大民族团结、“去极端化”工作力度,根据昌吉州总工会工作实际,选派保障部负责人赴昌吉州,帮助实施“职工普惠制”和“信息化维稳平台”的建设,并特别拨付援助资金20万元支持工作。

  8月中旬,省总工会选派我省晋巧手工艺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我省“三晋巧姐”手工创业就业培训基地,也是省总定点扶贫工作的参与单位)的4名钩织、布艺制作行家赴新疆进行了女职工编制技术培训,整整11天,师市、团和阜康市共有余名女职工参加了培训。

  师市水利管理处工会“青湖职工创业园”,是一个依托水利、旅游经济促进职工多元增收和灵活就业的新型公益性创业服务基地。在省总工会的帮助下,该园余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就业创业。

  听说“山西工会”来人啦,职工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争先向记者讲述着“山西工会”对他们的援助故事,特别说起到田喜荣主席对他们的关心,问干荷叶怎么制茶入药,芦苇画市场如何,还希望“山西工会”要加强对他们的技能培训等。

  师市平方米的“职工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是省总的援助点,能容纳入驻商户80户左右,具有创业、实训、基地的三大功能,培养了一批适应经济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晋城市总援助的食用菌项目也是一个变输血为造血的项目……

  6年来,金秋助学和救助困难职工是民生援疆的一个重要内容,共援助名困难职工子女圆了大学梦,救助困难职工人。年第一批受助的维吾尔族女学生帕孜拉提·阿克帕尔激动地说:“我们得到政府、工会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已经没有理由哀叹命运的不公,我一定会勇往直前,刻苦学习完成学业,做一名无愧于社会的有用人才。”

文化援疆春风化雨

  在阜康市街头,记者随便问了几个过路的职工,说到“山西工会”,他们都能和你提起几件事来,特别是那次去年秋天里的那场书画展。

  年,省总确定援疆的重点是文化援疆。当年9月,省总工会组织我省9名当代书画名家来到天山脚下,为戍守在边防哨所的职工画像,对当地的摄影爱好者进行培训,并举办“挥毫尽展三晋情,书法名家走天山”笔会。一八五团中哈边境桑德克哨所的民兵马军武,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和妻子坚守在哨所27年,忍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寂寞与艰苦。马军武的事迹感动着艺术家,省美协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狄少英现场为马军武画像,几笔勾勒,英雄的伟岸形象跃然纸上,这是山西艺术家对这对默默无闻坚守边陲的夫妻的由衷的褒奖。连续几天,艺术家们马不停蹄、不辞劳苦,每天顶着月色挥毫泼墨,一个馕就是一顿饭,共举办了9场笔会,现场创作书画作品近余幅,给当地职工送去了高品位的艺术精品。

  师市工会领导说,“山西工会去年4月还给我们送来了一顿文化大餐呢”。

  那是年4月,省总分别于师市总和阜康市总联合举办了“山西省工会文化援疆职工优秀摄影作品展”,展览作品是从参加首届全国职工摄影大展的优秀作品中遴选出来的余幅,作品紧扣“中国梦、劳动美、幸福路”的主题,内容广泛、现实多样,意义深渊。

  “每一幅作品都能讲出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一个劳动场景都能触动人心”,虽然时隔一年多,但是阜康市职工摄影爱好者杨应信回想起来依然十分陶醉,“这可是我在家门口享受到的一顿艺术美餐,对自己的摄影水平提高很有启发。那些职工的摄影爱好者的作品,车间、油田、矿山、铁路、工地,既是他们的工作场所,也是他们捕捉的对象。”

  这场摄影展,因为深受广大职工的欢迎,原本计划一周的展出时间,结果进行了整整四十天,2万余职工进行了观看。

  目前,由太原市总工会组织的文艺骨干,正在对受援单位工会和职工文艺工作者进行健排舞培训;临汾市总工会把霍州威风锣鼓输送到了边疆地区,帮助受援地组建了百人锣鼓队,这些都极大的丰富了边疆职工的文化生活。去年,恰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60周年、五家渠建市10周年,第六师举办了声势浩大的职工健排舞大赛。

  通过包含正能量、传递新风尚的作品,为受援地的文化产业和职工的精神生活注入活力,培养职工广泛的兴趣,引导职工高雅的情操,传递正能量,增进民族认同感,引导职工的现代化生活,是我省文化援疆的最大特点。

  我省工会的文化援疆分两大块进行,除直接送文化,让高雅的文化陶冶职工情操外,就是援建职工书屋,给职工文化提升提供载体和平台。

  虽然年是省总确定的重点是文化援疆。但是,我省工会的文化援疆的具体行动早就开始了。

  目前,省总在第一批援建的职工书屋的基础上,升级配套各类设备,分别在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二二二团和阜康市援建了团场、连队、乡镇、村级及企业援建“职工书屋”40个,为每个书屋配备了电子阅览室,报刊和图书万余册。其中,新湖农场和团职工书屋被全总评为职工书屋全国示范点。更让当地少数民族职工欣喜的是,在省总援助的图书中,三分之一是维吾尔等少数民族文字的图书。

  共青团农场“职工书屋”的常客、少数民族职工阿兹古丽·吐露甫开心的告诉记者,书屋建起4年多来,她的闲暇时间大部分都是在看书中度过的,不仅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还提高了自己的生活品味。

  年11月,兵团工会职工书屋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在五家渠市召开,充分展示了“山西工会”文化援疆的工作实效。

  到目前为止,“山西工会”共为受援地建起“职工书屋”40个,书香兵团、书香阜康、书香二二二团建设正在路上。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无论是健排舞还是威风锣鼓,无论是书画展还是摄影展,我省工会将继续将最流行、最时尚、职工群众最喜闻乐见的文化元素及时传递到新疆受援地。我省工会的文化援助行动就像春风化雨,吹过天山戈壁,滋润着新疆各族职工群众的心田。

人才援疆智力支撑

  在一份师市总工会的对口援建情况报告中,记者看到这样一组数字,年以来,“山西工会”累计捐助资金1万元,培训工会干部人次,39名企业班组长赴山西进行为期15天的培训。

  按照受援地“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采取“送过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我省工会对受援地工会干部和职工开展了各种形式不同、内容丰富的订单式培训,为新疆工运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数字是枯燥的,但又是最具说服力的。请看我省工会人才援疆的大事记:

  年8月,第一批走进新疆的省总干校常务副校长带领两名工运教师,对师市80多名工会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培训重点是依靠职工群众办工会,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等内容。这名副校长说,60多年前,兵团人民把荒漠变成了绿洲,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创造出这样的人间奇迹。在新疆看到的、了解到的,让人感到震撼、感动和受教育。

  年5月25日,为期一周的全省工会对口援疆的受援地师市工会和阜康市工会干部培训班开班。新疆同仁除课堂学习外,还听取了全国工会的榜样太原市小店区工会主席曹晓斌的先进事迹,听取了南风化工集团的企业民主管理先进经验等。

  年10月14日,省总举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企业班组长、技术工人培训班在省总干校进行了为期13天的专业培训。这是省总干校首次面向基层一线技术工人展开培训,内容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企业班组建设概论、怎样做一名合格的班组长以及规范、劳动合同法等于企业职工息息相关的内容。

  年7月15日,省总在援建地举办工会干部业务技能和整体素质提升培训班,师市工会和阜康市工会干部余人参加了培训。有针对性的开设了工会组建、职工民主管理、平等协商与集体合同等课程。课程采用互动交流的方式,学员在课堂上把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困难提出来,由授课教师现场解答。

  年10月,我省工会率先自全国实行劳模互访工作机制,受援地首批24名劳动模范来我省奇村工人温泉疗养院疗休养。

  年5月,昌吉州工会来我省考察学习。

  年7月,省总调研组在师市和阜康市调研。

  年5月,我省工会对口援疆受援互访座谈会。

  年7月,由“山西工会”省总副主席、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工运理论学者组成的文化援疆小分队,远赴新疆为余名基层工会干部和车间帮组长讲授课程,把我省工会工作的好经验、好方法向受援地延伸嫁接。

  同时,我省工会援疆的工作方法也在与时俱进,从一开始的各自对接到今年的集中对接。今年年初,省总召开对口援疆集中调研座谈会,确定每年分两批次组织援疆工作组赴疆集中对接项目,拨付资金。今年5月和9月,在省总领导带领下,全省11个市总工会集中赴疆、集中座谈、集中调研、各自对接,集中返回,简化了程序、提高了效率。

  9月29日,我省工会赴疆工作期间,再次开展慰问困难女职工活动,在三个受援地进户慰问了6户困难女职工。

  傍晚8时,记者一行从阜康市环卫工人维族困难职工古则努·肉孜的家中出来,晚霞就那样火红火红的挂在天边。

  古则努.肉孜的笑脸一直浮现在记者的眼前,她的话依然响在耳边,“虽然眼下有困难,但都是暂时的,我们市工会和‘山西工会’都十分关照我,我自己也会努力,我家的日子肯定会好起来的!”

  回首6年援疆,我省工会硕果累累。一个个高标准职工书屋、一批批特色技能培训、一处处职工创业园,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

  展望未来,我省工会已经做出了高屋建瓴的部署,还将站在顾全大局想援疆,满腔热情抓援疆,力所能及保援疆,一如既往促援疆,开拓创新亮援疆。

  新疆,这片广袤厚重的土地上,“山西工会”正在书写着万千生机。

  天山脚下,那分叫“山西工会”的真情正在变得越来越深、越来越浓。









































白癜风哪里能治好
白癜风初期图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ozhouizx.com/hzssly/72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