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退沙办什林村送到农家门口的文化大

3月1日中午12点半,3辆大巴车在市群艺馆门前一字排开,来自市群众艺术馆百余名文艺工作者、文化志愿者和演职人员兴致勃勃、整装待发。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大美临汾·群众文化基层行”——走进霍州市退沙办什林村。   早春的平阳大地,春寒料峭,乍暖还寒,透过车窗,记者看到在汾河沿岸的田地里,到处都是农民忙碌穿梭的身影,整地、浇水、播种、覆膜等。“大美临汾·群众文化基层行是为全社会提供广泛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群众文化活动,自年启动以来,演出团队先后走进乡村、社区、广场、敬老院、军营、厂矿等地,义务演出余场,将一场场精彩的文艺演出送到基层。”市群艺馆副馆长乔炯开门见山地说,从最先开始的被动联系基层单位表演到现在基层单位主动邀请表演,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深受群众喜爱。同时,从最初市群艺馆仅有的一支舞蹈队,到现在已拥有的34支表演队,参加人数增至人,从表演队伍的发展壮大,到被邀请表演,说明群众文化基层行活动真正扎根到基层,深入民心,也让基层群众感受到了大美临汾的巨变。下午3时,汽车驶入什林村,缓缓停在了该村文化广场。此时这里早已张灯结彩、人声鼎沸。舞台两侧“‘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红色标语格外醒目。舞台下,十里八乡的村民早早便拿着马扎来到舞台周围,里三层外三层地把舞台围得水泄不通,翘首期盼。

  演职人员下车后,马不停蹄立即进入工作状态,他们忙着调试音响、更换服装,此时的什林村欢歌笑语,乐音回荡,真是比过年还热闹,大家都沉浸在期待兴奋的气氛中。

  欢快热烈的开场鼓舞《和谐大家园》拉开了演出的帷幕,文艺工作者、文化志愿者们相继登台,豫剧选段、小品、舞蹈、现代戏等精彩的节目陆续上演,一场视听盛宴让观众大呼过瘾。

“黄河是远亲,汾河是近邻,看到大槐树就打开了家门……”国家二级演员尹玫带来的独唱《与水为邻》具有浓浓的民族风,这首歌是临汾市委、市政府邀请北京著名词曲作家为美丽临汾写的12首临汾新民歌之一,传统的民歌让乡亲们直观地感受到了浓浓的乡音乡情和民族文化。   随后模特《梦入桃花源》、特技呼啦圈、舞蹈《百花争艳》高水平的出彩表演赢得了现场父老乡亲们的热烈掌声。男声四重唱《临汾是的好地方》、舞蹈《盛世华夏》、眉户《梁秋燕》……节目一个接着一个,笑声一阵高过一阵。   “剩下一粒米,为你熬成粥。仅存一件老棉衣给我拿来披肩头,老百姓的事再小也要挂心头……”文化志愿者王龙的独唱《天下百姓》将活动推向高潮。   活动现场,演员以饱满的热情,为乡亲们奉上了文化饕餮盛宴,丰富多彩的演出形式,精彩的文艺演出送到了百姓家门口,提升了我市的文化服务能力,有力的推动了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乡亲们扶老携幼举家观看,对这一文化惠民活动交口称赞。75岁的村民朱金秀激动地说:“这几年,村子变化可大了,路修好了,农家书屋建起来了,现在咱农民富裕起来了,文化下乡丰富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村里人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了!”

  “近年来,退沙办选定文化建设这一突破口,把提升文化作为助推率先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高点定位,创新路径,多措并举,打造亮点,做活做美文化建设文章,较好地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了文明创建,推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退沙街道党工委书记樊记虎信心满满地说,下一步,将进一步引深“书香城镇、文化退沙”的探索和实践,努力构建农村文化新高地,以文化转型助推经济转型,谱写“中国梦、兴霍梦”的退沙篇章。

什林链接(旧貌)

小伙伴们,谁还记得霍州有个村叫“石茨”?

加小编,一起讨论、互动交流,欢迎投稿

赞赏

人赞赏









































北京治白癜风的儿童医院
2017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哪里有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ozhouizx.com/hzssly/86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