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性格霍州鬼子的变迁

点上方霍州生活向导期期更精彩

摘自山西晚报

城市性格:“鬼子”的变迁

所谓“霍州鬼子”的说法,我理解,是有些褒义的。因为,还有一句话:三个日本鬼子斗不过一个霍州鬼子。有人开我的玩笑,问:霍州鬼子什么意思?我就理直气壮地告诉他:抗日英雄。

民间戏说,一般是有来源的。

霍州。位于晋南地区最北,北接晋中,南衔洪洞,东依霍山,西临汾西,是交通要塞,也是战略上兵家必争之地。

日本鬼子来了,霍州是一个据点,其间发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斗争事迹,也有不少戏弄小日本,玩弄于掌股之间的传说,所以,霍州人,才有了“鬼子”的说法,这其实是尊称。

我上初中时,有一个历史老师姓段,其父在抗日战争爆发时,乃是霍州的县长,大家。上课说到抗日,段老师说他小时候见过日本鬼子,鬼子先来软的,谁说日语,就给谁吃“洋糖”。“我是将计就计,只吃糖,不说日本话”段老师脸上露出罕见的黠诈。

其实,段家是以气节闻名的,《霍州志》上有记载:日寇来霍,问段县长(段老师之父)催讨军粮,段答曰:无。日本鬼子脑筋一转:没粮,你们当地人吃什么?答曰:粪。

民间的说法是,找来粪便,段县长面不改色食之,日寇愕然。不管怎样,反正段县长至死未给日寇一粒粮食,美名传颂至今,为霍州人的榜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初,不知怎的,慢慢“霍州鬼子”的说法,有了些许贬义。

外人的说法,也有道理。我即使身为霍州人,体味多年,也不避讳,比如:圆滑。小脑发达,不惹人,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民风。

再比较四邻:淳朴不及沁源人,刚强不及洪洞人,算计算不过灵石人,倔强倔不过汾西人。聪明不是大聪明,强硬不是一直强硬,“鬼”的说法,就有了贬责之义。

就连一向认为霍州是“大城市”的汾西人,也慢慢有些“觉悟”,于是,民间有“三个霍州鬼子斗不过一个汾西鳖”的说法。

民间毕竟是民间,口无遮挡,所谓谁斗谁,不过是玩笑,戏说,不必当真。

近年来,我到是凭添了许多对故乡的好感,可能是经济发展了,旅游业引来不少外地人,城市建设也搞得不错,形象问题也成了大家的共识。

几起见义勇为的事迹,让我看到了霍州人勇斗日寇的“梗”气,百姓有钱了,也不再斤斤计较,宽容了许多,只要不是“斗”,霍州人小聪明后边,我发现有一个“善”字。

善良、诚信、灵活、正直,这样的性格,应该发扬光大,这样风气应该日盛一日,那么,“鬼子”的说法,再找回了它最初的意义,我想,真是大可宽慰的。(房华)

有偿征稿

本平台面向霍州全市征集各类新闻稿件:突发事件、奇闻异事、随拍自拍、配音搞怪等等,稿件一经采用均可领取5元-元不等红包!小编







































白癜风系统检查项目
白癜风怎么回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ozhouizx.com/hzssmj/100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