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霍州获批资源枯竭城市两年以来,在产业转型上,有破有立,有减有增,做了大量工作,在实践中也积累了一些体会和经验
1、工业转型,消减“高耗能、重污染”,新增“大投资、大产能、大园区”,推动工业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对一些多、小、散、乱、差的土小企业进行了关停淘汰,共取缔小型洗煤厂、焦化厂、腐殖酸窝点等高耗能、重污染企业近200家下大力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型产业兆光公司投资52亿元、国电霍州电厂投资47亿元实施产能扩容,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300万千瓦,稳居全省电力大市行列,实现了变输煤为输电引入山西普大和国新能源集团实施了总投资4亿元的力拓煤业90万吨技改、总投资5.8亿元的液化天山西霍州市人民政府然气调峰储气项目,实现了产能升级,提高了工业企业发展后劲特别是霍东新产业园区,是霍州接续替代产业的重要集聚区,吸引了山西焦煤霍州煤电50亿非煤产业入驻,主要生产液压支架、防爆电器、洗煤成套等10余种煤机新产品,项目整体建成后将成为覆盖晋南地区的煤机加工制造业基地
二、取得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是资金政策是基础国家扶持转型的资金和政策是转型发展的坚强依靠,特别是有了国家每年1亿多的资金支持,对于资源枯竭基层县市来讲不仅是雪中送碳,更是实现产业转型的“定心丸”,使转型有了底气和胆量,在传统产业上当弃则弃,在新型产业上当增则增还有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政策支持更成为招商引资的“吸铁石”,使资源枯竭的“困局”变成注山西省霍州市黑帮入活力的“通道”
3、三产兴商,力减“小投入、小循环”,引增“大集团、大规划、大项目”,推动三产由自我造血向多元投入转变打破以往三产发展靠政府投资、活力不足的制约,强力引进大集团、大项目、大资金,实现三产投入多元化发展与霍煤集团强强联手,投资14亿元对七里峪景区进行深度开发,规划打造华北休闲避暑特色旅游品牌;和太原中景公司达成陶唐峪开发合作协议,投资5亿元,进一步提升景区整体旅游文化品味;由陕西华茂香江集团注资15亿元强力实施霍州署文化产业示范园项目,依托霍州署厚重的官衙文化,打造霍州旅游文化产业集聚群充分发挥招商引资在产业转型中的“桥梁”作用、“杠杆”作用,组团参加了中博会、能博会、首届晋商大会等招商活动重庆市第一中学,委托商务部经济合作社、亚太国际投资集团常年找理招商,成功引进包括中国普仁集团霍州新医院建设、浙商文化产业创意园、联源现代物流园在内的大项目,实现了招商引资的常态化、高效化
2、农业增效,缩减“小农业、小产出”,扩增“大基地、大规模、大品牌”,推动农业经济由传统种养殖向特色农业转变打破以往农业发展靠天吃饭、零散种养殖,规模小、产量少、无特色的格局,在特色农业转型上做文章大力建设特色经济林、无公害蔬菜、规模养殖三大基地,累计发展苹果、核桃等经济林6万亩、无公害蔬菜4万亩、小杂粮1.5万亩,新增规模养殖场220个扶持了壮瀚养殖、东城玮丰养殖、三教小杂粮基地等项目,培育了马刨泉小米、古衙黄小米、东湾芦笋、城南大葱、绿霍州市邮编和祥福年馍、霍山兔肉、宗和农源果脯加工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畅销省内外重点打造了总投资1.74亿元的西张垣现代农业生态循环示范园区,园区核心示范区3500亩,辐射带动周边10000亩,园区全部投产后,每年可创造经济效益6000余万元,主产区农民人均增收1700元,安排劳动力2000余人,成为霍州市“十二五”农民收入翻番的有力支撑
经过连续两年多的探索实践,得益于国家转移支付资金和优惠政策的落实见效,霍州在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上取得了可喜成绩主要指标稳步增长到2013年底全市预计工业增加值达到56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8亿元,增长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6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115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85元,增长15%城市发展扩容提质投资1.27亿元建成山西省霍州市房价霍东大道,使城区面积扩大一倍;高标准建设了中镇文化广场、永和生态公园,结束了建市20年无公园无广场的历史;汾河霍州段综合治理、天然气扩户、热电联产供暖,使全市二级天数由2007年的78天增加到2012年的336天,连续4年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民生保障大幅提高全市连续四年民生支出占到财政总支出的70%以上,实现了城乡低保、医保、养老保险全覆盖,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等社会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得到不断攀升
三、体会与建议
同时,通过霍州两年来产业转型发展的探索和实践,希望国家继续加大对资源枯竭城市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提高煤炭可持续发展资金县级留成比例,在项目立项、环评、土地等审批方面开辟资源型枯竭城市审批绿色通道,霍州市属于哪里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
二是产业转型是关键产业转型关键在“转”增新减旧,不仅仅是推一个厂房、建一个公司式的“换汤不换药”,而是要在转型、接替、循环、长效上下力气、做文章,变难点为亮点,变劣势为优势,通过项目的“增减”真正实现产业的健康转型在近几年的招商工作中,霍州不是饥不择食,而是优中选优,先后与中国普仁集团、北京城建集团、宝钢集团等10余家国内知名大企业签定了招商引资项目,涉及文化旅游、民生改善、城建卫生等领域,但对高耗能、高污染、效益低的投资项目均予以婉拒
霍州市位于山西省中南部,素有临汾“北大门”之称,全市下辖3乡4镇5个街道办,总人口30万,是山西传统的煤焦铁生产基地2011年11月份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三批霍州市第二中学资源枯竭城市,是全省仅有的三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实践中,霍州市用足用活中央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资金和国家支持转型发展有关优惠政策,运用“增减法”,在三次产业转型发展上探出了新路子
三是协调发展是目的霍州通过近几年产业转型发展的实践,体会到只有三次产业协调推进,才能实现产业间的互补互促,步入“以环境促招商、以招商引项目、以项目促发展、以发展优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上海皮肤科医院治疗白癜风这个病效果如何啊有谁了解目前国际上治疗白殿疯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