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那一抹历史的情怀

3个月的酷暑蛰伏期过后,我再一次背起行囊。依然是一个人的旅行,这次的目的地是山西。人说山西好风光。可是出发之前,我对山西的好风光却知之甚少。在我粗浅的概念里,山西的煤老板是很有钱的,山西的老陈错是最好吃,山西人酷爱面食,甚至到了一顿饭都少不了面的地步;虽然同属北方,但是两个山西人聊天,身为河北人的我是一点都听不懂的。直到草草做完攻略才恍惚了解,原来山西不仅风光美,更是历史长、文化深。好,这次为期5天的旅行,就看人文。TIPS:综合时间、路程、性价比各方面因素,最后选定以省会太原为中心,向周边平遥、大同辐射的旅行线路。第一站:太原。时间:年9月日。交通工具:高铁。北京到太原高铁一等座票价元,早晨8:30北京西站出发,中午11:11抵达太原。住宿:莫泰连锁酒店。旅游景点:晋祠公园+晋祠博物馆市内交通:出租车+公交车想象中的太原城,煤雾笼罩上空,地面所到之处伸手便是煤炭的粉尘,一副乌突突、脏兮兮的模样。或许是想象与现实之间差距过大所产生的距离美感,或许我所途径的是太原市精华的地段,亦或正赶上当日天公作美的恩赐,总而言之,与太原的初次邂逅着实让我小小地惊艳了一把。火车南站出租车规矩而有秩序,全部在出租车区排队待客,上车即打表,没有信口要价的乱象。到达太原时,正值中午,艳阳高照,太空清透高远,出租车一路奔驰在宽敞可跑马的柏油马路上,路两边的高楼走近又扯远,接踵而至。虽然预定的莫泰酒店隐藏在窄小逼仄的胡同里,但也洋溢着浓浓的居家过日子的味道。是的,太原既有着省会当有的气派,又有着城市原本该有的生活气息。既然太原是中转站,必然要逛一下太原城了。两年前老公出差来过太原,当我兴致勃勃地问起太原哪里比较值得一去时,并不热衷旅游的老公略一沉吟,坚定地吐出两个字:晋祠。那就是晋祠了。晋祠地处太原市的西南郊,市内有公交车直达,只是车不好等。在公交车站等了将近半个小时,还没见车的影子,眼见着就快14:30了,果断地放弃直达,选择倒车。于是乎,在晃荡了将近一个半小时之后,终于到了晋祠的停车场。所谓晋祠,其实是晋祠公园和晋祠博物馆的统称,游客必须先穿过晋祠公园才能到达晋祠博物馆。从停车场到晋祠公园大门,大概有七八分钟的路程。一下车,导游和黑车司机便潮水般将人包围了。此时此刻,最理智、最聪明的做法便是不闻不问。走到晋祠公园门口,顺着路径直往里走,虽说公园不收门票,但它的古朴清幽、郁郁葱葱仍让我为之精神一震。

晋祠景区

公园大门,四平八稳扛起的是历史的厚重。

晋祠景区

透过一道门,看到的是西周伊始,至唐宋元明清千百年来的沧桑印象,历史划痕。

晋祠景区

喜欢这两排杨树,笔直挺立,郁郁葱葱,像士兵守护着晋祠,又给公园带来一抹绿意和清凉。

晋祠景区

北方的园林不似南方的小巧别致,却处处雕琢得落落大方。晋祠博物馆全票价75元,持学生证可享受半价优惠,导游讲解50元,也有黑导游,价钱20、30不等,但是解说的质量就不得而知了。

晋祠景区

汉白玉的拱桥,紧闭的中庭大门,以及背后沉默的青山,无不散发着让人想一探究竟的神秘感。

晋祠景区

远观,端庄,匀称,就这样矗立在那里,不言不语,多少年的风霜雨雪,才能练就如此的波澜不惊。

细节处处见精巧,智慧的巧夺天工,在一千多年后仍然保持着谦和的风骨。

圣母殿里的宋代泥塑侍女,是晋祠“三绝之一”其中的一人双面,更是绝上加绝。

圣母殿柱身的盘龙,据说是榆木雕刻好之后,用火烤软之后盘到柱子上的。八根柱子,八条盘龙,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晋祠景区

倒下的松柏据说种植于西周,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支撑着它的这棵,据说是圣母殿另外一侧的松柏被伐之后长出来的,被称作“儿子树”,用自己的身体支撑着“父亲”不再倒下,是孝顺的象征,晋祠三绝之一。

晋祠景区

难老泉,千百年来源源不绝地滋养着三晋大地。

画扇里的世界,真实而又遥远。

威武的铁人,铸造于宋代,至今威风不减当年。始建于西周,经唐宋元明清历代修缮,保存至今已有多年历史的晋祠,两三个小时就可以逛完,但其厚重深远的文化底蕴并非一朝一夕可以领悟和参透。我们来到这里,寻求的是现代工业文明角落里那一抹静谧和历史沧桑的洗礼,寻求的是现代浮华背后那一份内心宁静和平和的归属。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多多了解历史,记住历史,然而历史遗珠美轮美奂,博大精深,其传承和延续却是任重而道远。第二站:平遥时间:年9月2~3日。交通工具:高铁。从太原到平遥坐高铁票价28.5元,早晨9:05太原南站出发,9:37到达平遥古城。住宿:段宅民宿客栈。旅游景点:平遥古城(日升昌、县衙)+王家大院市内交通:徒步+包车理想中9点从太原出发,9点半就到平遥了,票的确是这么买的,也没错过火车。可是俗话说,百密一疏,我悲催地坐过了站。高铁是什么速度,一不留神,就从平遥出溜到了霍州。不过虽说坐过了站,却因祸得福,让我好好感受了一把山西人的淳朴和热情。火车上挨着我坐的一个女孩和她的亲戚(看样子是阿姨或者婶婶之类的),得知我一个人坐过了站,很热情地给我出谋划策,还特意打电话问不在身边的亲戚,帮我安排先去灵石王家大院,再回平遥的线路;出站时验票,本来是要求补票追加我坐过站的费用的,检票的阿姨听我说完情况,很善良地给我放了行;出了站找不到去灵石的车,打电话给房子,房子同学真给力,上网、打电话,最后给了我一个最省时省力的方案,就地等下一辆去平遥的火车,也就等一个多小时,先回平遥再去王家大院就方便了,因为灵石到平遥没有正规的车,一个女孩子不安全;等车的空档到了午饭时间,在车站便利店买了方便面和卤蛋,卤蛋的包装袋打不开,便利店的小伙子帮我用剪刀剪开,还特意告诉我站里有桌椅方便泡面吃;终于登上了返回平遥的火车,没想到遇到的还是那个漂亮的列车员,跑过来关心了我半天,还特意嘱咐我这次千万别再坐过了;到了平遥,段宅的老板娘热情地前来接站,还赠了我一张平遥地图,给我讲平遥景点的精华所在,推荐了城内好吃的去处。我看了看房间木质的门窗,胆怯地问了一句:安全吗?老板娘豪爽地一拍我的肩:我就在这院里住,我罩你!浑身上下顿时被这种种的淳朴和热情融化了。

我在平遥两天一晚的栖息地,外面看很现代,里面古色古香,温暖流淌。

炕上的方桌、床前的帷帐都透着旧时小姐闺房的味道,拉下帷帐,燃上油灯,来几针刺绣,或者吟几句诗词,将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去过丽江、西塘、乌镇等不少的古城,论姿色,平遥算不上拔尖;论整洁,平遥谈不上出众;论整体风貌,平遥更不是最醒目的那一个。但是,平遥古城却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因为这里有历史,有故事,有曾经的绚烂辉煌,还有如今看得见的诉说。平遥古城套票元,涵盖19个景点,精华景点主要是日升昌票号遗址、古县衙遗址、城隍庙遗址以及古城墙遗址。日昇昌旧址

日昇昌记

日昇昌,中国第一个票号,成立于上世纪19世纪初,现代银行的开山鼻祖。日昇昌的名字也是大有讲究,取义“日日升,升日日”,祈愿票号生意兴隆,繁荣昌盛的意思。

当年的防假密押,看似简单的几列字,分别代表了年月日以及银两的数量和计量单位。用暗号书写的交易内容,外人想必是无法解密的。

日昇昌曾以“汇通天下”而闻名,分号遍布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业务远至欧美、东南亚等国,被余秋雨先生誉为中国大地各式银行的“乡下祖父”。

当年账房小伙计记录的流水账真迹,字迹工整娟秀,其书法造诣足以让我们这些号称读过大学的人汗颜。

大掌柜雷履泰出门谈生意时乘坐的“座驾”,堪比现在的奔驰宝马。

日昇昌坐落的平遥古城西大街,曾经的“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县衙

平遥县衙,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古衙之最。

看这大院,比如今的政府机关办公楼可是气派多了,威严肃穆的感觉有没有?

仪门,县官迎送宾客地方。

再熟悉不过的“明镜高悬”,这回是见着真的了。

家伙事儿就在大堂伺候着,看来真的会当堂用刑啊

喜欢这样的屋檐、拱门、窗饰,虽说这只是衙役们的住所,也丝毫掩饰不了它的古朴对称之美。

据说这所牢狱一直用到了年代。

木门、土炕,跟电视里演的深牢大狱几乎不沾边。这要是会点儿功夫,我想越狱应该不是啥难事儿吧?城隍庙

城隍庙

城隍庙,里面住着城隍爷,道教的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一进门便是12生肖的石塑,分两排站立,挑张自己的属相留个影吧

城隍庙

城隍庙里的古戏楼,建筑得真漂亮,不用一钉一铆便可屹立百年。

传说城隍爷是掌管阴间政务的官员,与阳间的官员一起,保一方百姓安康。在旧时,官府所在中轴线对称的地方,必有一座城隍庙。平遥就是这样的,城隍庙和县衙,一东一西,守护着平遥城。古城墙

沉默的战士,从西周开始,便用挺拔的身姿守卫着平遥城一方热土。

瓮城,与大城门呈90度夹角,用以延缓敌军的进攻速度。

红衣大炮,在守护城池方面功不可没。王家大院距离平遥古城50多公里,没有方便直达的公共交通,所以采纳客栈老板娘的建议,拼车前往,来回50元。大院门票53元,导游讲解80元,我们一车7个人,一起请了一个导游,还是很合适的。王家在元代靠卖豆腐起家,后做买卖,清朝战乱时期用8匹马捐了个官,自此发达。常言说“富不过三代”,但王家足足富了八代,最后一代人因为抽大烟败了家。

王家大院

现存的王家大院由两个院落群组成,一个汉白玉石桥分别连接起的是多和多年前的前清岁月。

王家大院

王家八代为官,王家大院是典型的官家大院,看这门楼,看这气势,“王家归来不看院”并非虚言。

王家大院

想当年,正四品大员,住的就是这样的宅子,里面点滴的设计都有着后来所体会不到的深意。

王家大院

父母住正屋,儿女住配屋,公子住下面,小姐住楼上。

王家大院

慈禧太后逃难到山西时曾住过的屋子,睡过的床。

主院墙壁下方全部是这样的石刻壁画,分别是用来教育媳妇、教育儿子和教育孙子的,古代的家长以这样的方式告诉子孙后代做人要孝顺、要上进。

一扇窗里透出的别致。

书状的窗,寓意书香门第。

大猴背小猴,义取代代封侯。

下水道做成铜钱的样子,意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

小少爷长大后读书的院子,两边的门框为竹雕,意为节节高升,竹下是石墩,是说要打好根基;上方门框雕刻的是梅兰竹菊四君子,讲的是做人的道理。一个小小的院门也能如此得寓意深远。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远景。整个大院院落分布呈一个“王”字,图中所看到的是王字的一竖。

青瓦红梁,鳞次栉比,规模恢宏,坐镇一方,彼时环境造就的这座大院,是如今钢筋水泥砌成的高楼所不能望其项背的。今人前来参观、瞻仰,感受旧时官家气派的同时,更多是喟叹传统文化的得与失。第三站:大同时间:年9月4~5日交通工具:火车,太原到大同车个半小时。住宿:锦江之星大同西环路店旅游景点:云冈石窟+悬空寺市内交通:出租车+公交车+长途汽车大同,我只去了云冈石窟和悬空寺。一天半的时间,对于大同的所观所感,我只能粗浅地说这个曾经北魏首都,多年前的灿烂文明只留给了云冈石窟和悬空寺。大同的交通并不便利,火车站出口秩序很乱,找不到公交车,出租车几乎全部都是黑车,不打表,漫天要价;就连长途汽车站的运营也不是很规矩,买好了到终点的票,却给你放到终点的前一站不走了;城市不干净,在长途汽车站附近、公交站附近几乎找不到可以吃饭和上厕所的地方。我想,光这两点,就足以让外地来的游客失去对这个城市本该有的兴致。云冈石窟就在市区,在市内坐3路公交车花1块钱就可以到景区门口。景区门口除了几个小摊卖水、饼干,没有其他可以吃饭的地方,所以匆忙赶路错过午饭的我,只能在景区门口买了一包饼干聊以充饥。来之前,对云冈石窟略作了解得知,大同在多年前,曾是北魏政权的首都,而云冈石窟不仅反映了佛教在当时传播流行的情况,更是北魏皇权的象征。正因为大同曾经是北魏的首都,所以才有云冈石窟这样一颗文化艺术璀璨之星的诞生,并留存至今。

云冈石窟

这便是赫赫有名,中国四大窟之一的“云冈石窟”景区入口。

云冈石窟

售票大厅里的佛像,不得不说,云冈石窟的售票厅够豪华,够气派。

云冈石窟

拜佛朝圣之路,再穿过几座庙,才是石窟。

云冈石窟

石窟全部都是在山体直接开凿,先在山顶开个洞,先雕佛的轮廓,再雕洞里的其他图案,最后整个洞的轮廓出来,才开的洞门。图中看到的一个个类似洞窗的开口,是当初石匠往外运送多余石料用的。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最大的一尊释迦摩尼佛像,头顶山顶,脚踏山底,高17米,光耳朵就3.4米长。佛像丰腴圆润,智慧的双眼俯瞰着四方。可惜宝石镶嵌的眼珠,当年被八国联军盗走了。佛像身上的小孔,是往里钉楔子用的,楔子之间用麻绳缠绕,这样就可以在佛像身上敷一层泥巴,从而起到保护佛像的作用。

虽然下面两个对坐的佛像已经被风化得看不清楚,但却有着丰富的政治意义。对坐的两个佛像分别代表冯太后和献文帝,其时冯太后辅政,皇帝并没有真正当权,所以此窟的石雕真实得反应了当时的朝堂风貌。

浮雕飞天,线条优美流畅。

云冈石窟

这一尊站立着的佛像,其实是打着“领带”的。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标志性的佛像,由于地震的原因,裸露在了阳光风沙之下,众人才能得以肆意得拍照、瞻仰。只是看则看矣,拍则拍矣,佛法真正的含义又有几人能后参透呢。大同到悬空寺,交通不是很便利。首先要就近到大同的长途汽车站或者东关站,坐长途汽车到浑源县长途汽车站。浑源汽车站距离悬空寺景区还有2~3公里的路程,没有公共交通可以到达,全部都是黑车,一个人乘车的话,一般都要30元,最好是拼车。从悬空寺回大同,同样的路线,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问清楚了大巴车回大同的哪个站,我就吃了这个亏,买的是到长途汽车站的票,路上换了个车,大巴到了东关站就不走了,只能自己辗转回酒店。

悬空寺

悬空寺,依然是北魏遗址,经后代不断修缮,保存至今。壁立千仞,悬空而建,徐霞客走到这里曾留下四个大字:天下奇观。

悬空寺

寺门,依稀可见根根直柱往下抵住了颗颗顽石,往上托起了间间庙宇。

悬空寺

置身其中,不觉有一种登危楼的错觉,看着那不太粗的木柱,似乎嵌进了石头里,难道它真的不会滑落吗?大自然的力到底是怎么借的,唉,再不敢说自己曾经物理学得好。

悬空寺

逼仄的走廊,陡峭的楼梯,伸手就可以触摸到的悬崖,无一不在昭示着古人的大胆和智慧。

悬空寺

俯瞰,欣赏着紧凑别致之美,心有惶惶兮。

悬空寺

仰视,本来小巧的悬空寺变得高大,手揽青山,脚踏万仞的气魄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白癜风能治好了吗
云南治疗儿童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ozhouizx.com/hzssmj/64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