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吉县文城乡姚家畔村丈夫儿子同时

李凤枝,今年六十一岁,是山西省吉县文城乡姚家畔村的一位农家妇女。其丈夫曹恩荣是一位勤劳俭朴的农民。全家靠二亩四分地的苹果园和打零工维持生计,供二儿子上学。

年,儿子初中毕业后,不幸患了过敏性紫癜,先后在吉县、霍州、临汾、西安、医院等地多处就医,未见好转。年,夫妻二人带儿子曹军帅到太原医院就诊,确诊为过敏性紫癜肾炎,经一年多的治疗,方好转,先后花费了15万元。孩子只好辍学打工,偿还外债。经过六年的辛勤劳做,总算还清了债务。一家人松了一口气。不料想,屋漏偏逢连阴雨,年八月份,丈夫感觉胃部疼痛,饮食减少,身体困乏,李凤枝带医院就医,医生诊断为胃癌。李风枝赶快筹债资金,带丈夫去山西省山大三院治疗。年10月,医生给她丈夫做了胃全切除手术,将食管和肠子连接,随后还要进行多次化疗。看着身体虚弱、丧失了劳动能力的丈夫,李凤枝欲哭无泪,一家人生存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她的肩上。

谁曾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丈夫第一次化疗还未结束时,她的二儿子突感咽喉疼痛,二十多天,脖子上竟然长起鸡蛋大一个瘤子。经医生诊断为“鼻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IVESA期”。医生告诉她:“`你儿子的病需要化疗八次,大概要七八十万元的医疗费用,你们尽快准备,住院治疗。”

天哪,又是一个需要化疗的恶性肿瘤。愁白了头发的李凤枝如雷轰顶,医院的走廊里,泪如泉涌。她既不敢告诉孩子诊断结果(怕孩子经受不了这个打击),又不敢告诉正在化疗的丈夫。她只好把两个女儿和大儿子叫到一边,吩咐他们回老家向所有的亲戚朋友借钱,给儿子和丈夫支付医疗费用。

李凤枝有泪不敢流,她一边侍侯着病床上的丈夫,一边盼望借医院。孩子们辛苦奔波,四处求助,总算筹借到20万资金给儿子办了住院手续。儿子第一次化疗费元,第二次元,丈夫开支医疗费10多万元。父子二人医疗费己经花了二十多万元,再加上交通费,食宿费,一家人身上的钱都花光了。快到年末了,医生让他们过了春节再来,李凤枝只好凑足了车费,带着身体虚弱的丈夫、二儿子来到儿女们打工的河津市棚户区过春节。

别的人家都在添新衣,买年货,张灯结彩的过大年,李凤枝一家人啥也不敢买,啥也舍不得买。仅给丈夫孩子买点排骨,补补身子。而其他人只有馒头、辣子白、土豆丝,吃饱就行。大年三十晚,热泪湿枕的李凤枝彻夜未眠,她盘算着新年后的又一次借债行动。正月初七,李凤枝安排大儿子在家借钱,两个女儿和她去太原侍候病人。为了节省费用,她租了一间小房,自己做饭,医院送饭六次,晚上还要轮流护理儿子和丈夫,她和两个女儿连一顿炒菜也舍不得吃,节省每一分钱给家人治病。

春节后,父子二人各两次化疗,又把刚借来的十几万花光了。眼看儿子的第五次化疗和白细胞移植还需要十几万元,加上后续的化疗费用,总共需要二十几万元,这该借的亲戚朋友都借了,贷款过了六十岁,银行和信用社又不给贷……孩子的第五次化疗期眼看就到了,李凤枝寝食不安。她的腿跑肿了,头发全白了,身体消瘦了,眼窝越深了。儿子曹军帅抱着她哀求道:“妈妈,为了全家人活命,不要给我再看病了。咱没有这么多的钱,我不忍心再让你四处求人说好话了。这月息一分五,二分三分的一高利息,咱靠什么能还清啊?你就等于没有我这个儿子。妈妈,我求求你啦,不要再看我了,你就答应我吧,妈妈!”儿子的哀求一字字就像一把把钢刀扎在李凤枝的心上。她扶起孩子说:“孩子,只要妈还有一口气,就要千方百计救治你。听话呀,儿子,好好养病!”

话是这么说,可对李凤枝这样一个既没有文化,又没有固定收入的农村妇女来说,在已经负债三十几万元的基础上,再借贷二十多万元巨资,知情的人都说不可能。有人说,你找报社;有人说,你找慈善会;又有人说,你找红十字会。可李凤枝连听都没听说过这些机构,更不知道该到哪去找,该找谁。谁是她的救命恩人呢?李凤枝迷茫了,她不知所措了,她只能对天长叹,以泪洗面。对于这样一个苦难的家庭,对于处在危难关头的李凤枝,希望每一个有能力的好心人,都能给予同情和捐助,伸出您温暖的手,拉她一把,让她一家人度过这个难关吧!也请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最好
北京白癜风治疗选择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ozhouizx.com/hzssmj/76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