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增加,呈现三大特点张文宏有最新建议

白癜风诚信企业 http://nb.ifeng.com/a/20180423/6523823_0.shtml

近日我国多地接连出现

涉冷链食品新冠肺炎散发病例,

呈现出三个特点:

01

从海产品扩大至畜禽肉类产品

检测呈阳性的涉及进口冷链产品范围已经从海产品,扩大到畜禽肉类产品。例如,山西霍州是进口冷冻厄瓜多尔青虾外包装检出阳性。此外,在天津海联冷库疫情中,其感染来源是携带新冠病毒的北美猪头和受其污染的德国猪肘。

02

从冷链食品扩展到集装箱

进口物资被病毒污染的范围,已经从冷链食品扩展到远距离运输的集装箱。例如,新疆喀什和上海的疫情都是因为集装箱的装卸这一环节出现了问题。

03

风险仍较低,未现因食用感染病例

虽然有零星病例出现,不过公众不用过于紧张。截至目前,全国对于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抽检监测的阳性率是万分之零点四八,而且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装。目前,没有发现因为食用这些冷链食品引起的感染。11月26日23时许,

张文宏医生发微博,谈到针对经物流的海外输入性疫情的防控策略。他主要提及两点:

一、除冷链物品外,对冬季非冷链物流经消毒杀菌和强光通风环境中处置后,再予以转运。

他表示,一般情况下,物流落地后在强光干燥的仓库内,病毒被灭活的时间较快,但如果在阴冷环境,特别是刚落地的湿冷集装箱内,病毒的活力可以长时间保持,此时不加防护的接触则感染风险较大。针对这些风险,将来无论是喀什还是上海,还是满洲里,均应该除冷链外加强对冬季非冷链物流的消毒杀菌和强光通风环境中的处置后再予以转运,则可以显著降低风险。

二、对一线接触进口货物处理的员工,提供免费自愿疫苗紧急接种,降低一线工人被感染的风险,进一步杜绝经物流输入疫情的风险。

进口冷链食品屡成“雷区”,

进口冷链食品还能不能吃?

如何全面消毒?

面对与“冷链”相关的热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ozhouizx.com/hzsshj/142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