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冒综合类大学的虚假大学相对较少,仅占一成,或是因为正规综合类大学名称要么为“地区/地名+大学”这种简洁模式,如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要么是复旦大学、中山大学这种具有特殊含义的特色校名,很难仿冒得像模像样。虽然有不少正规院校校名中也会带有“科技”、“管理”这类词汇,但是比起虚假大学的各种词汇堆砌、跨界混搭,正规院校的校名要干净清爽得多。为了显示自己的高级和正规,虚假大学在设计校名上显然用力过猛。我们归纳了关键词混搭的三种经典案例:“科技”跨界,就连师范院校也可以“科技感”满满;“管理”万物,“财贸”可以管理,“科贸”也可以管理警惕!志愿填报攻略千万条上正规网站获取官方信息才是避免掉坑踩雷的攻略第一条附虚假大学名单这些学校千万别报!
图据人民日报
▍内容来源:南方都市报
▍图文整理:都市
▍商务合作:山西科教新媒体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